如何“科學”地向韓劇學習創作?

  


  國產劇制作方和觀眾常常會陷入壹個誤區:鏡頭質感、畫面高級、道具精美即是精良制作,但故事的講法卻被忽視,壹味要求觀眾給“贰見鍾情”的機會,否則便是審美匱乏,只能要求觀眾去“忍”,這究竟是審美降級還是制作降級呢?

  傳遞怎樣的價值觀?

  因為“叁觀黨”對題材和人物的挑剔,在今天提及作品價值觀極易被劃分到“綁架藝術”的行列中去。“作家關心的是理解人性,而不是評判人性。”這句話從毛姆到現在,壹直擲地有聲,創作者與作品也可以相對獨立來看待,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討論作品傳遞的價值觀。

  以職業劇為例,除去極少數的醫療行業劇如《外科風雲》展示了行業內部風景,大部分職業劇實際上都是披著職場外衣的戀愛劇,既不專業,同時視域極窄、只集中於所謂的“商戰”和廉價的中產想象,外加壹些豪門恩怨,故事裡基本屏蔽了“窮人”這壹階層,即便偶有他們的身影出現,貧窮已經成為他們“原罪”,而被設定為愚笨、道德低下,成為壹種“病毒式”存在——讓人避之不及、最終在這壹題材中 “被消除”。這些都讓真正能夠戳中時代痛點的作品全變為了想象閣樓中的時裝偶像劇。

  


  國民款劇集《歡樂頌2》也淪為“高配版小時代”, 表面上以“姐妹情深”來掩蓋階層的區隔,但歸根到底,《歡樂頌》在故事縫中摳出的“邁向中產指南”是:“成功不是因為創造這個世界,而是因為適應這個世界,這個時代,不鼓勵批判、質疑和對抗,無論你面對怎樣的規則和職場,它只允許俯首帖耳的自制者進入”,唯有這樣才能被成功者接納。最終完成了《歡樂頌》到《金錢頌》的變奏。

  韓劇中有相當壹部分成功的職業劇,如《匹諾曹》講述新聞記者的成長故事,盡管設定仍舊有較明顯的韓劇套路——財閥與政客勾結幹預新聞輿論、顛倒黑白,但其間關於新聞從業者素養、新聞倫理的討論都做到了專業,並巧妙的將社會問題歸因於壹個“用心良苦”的母親,緩沖了其批判現實的鋒利;再如《未生》導演擔心感情線會影響主線發展於是選擇“零感情線”,自此開始了韓劇寫實向的嘗試,2018年更是以貼地的《live》書寫小人物的平凡人生,這是文藝作品對個體命運精確的洞察與憐憫。

  國產劇更應該學習的是,去掉中產的自戀與自得,真正的以現實為尺度去批判、反思,與時代共振,而不是在婆媳劇裡制造對立、在抗日神劇裡獵奇快感、更不是在偽職業劇中粉飾現實,只有刮骨才可療傷,戴著鐐銬起舞也未嘗不可!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壹頁1234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