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向韩剧学习创作?

  


  国产剧制作方和观众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镜头质感、画面高级、道具精美即是精良制作,但故事的讲法却被忽视,一味要求观众给“二见钟情”的机会,否则便是审美匮乏,只能要求观众去“忍”,这究竟是审美降级还是制作降级呢?

  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因为“三观党”对题材和人物的挑剔,在今天提及作品价值观极易被划分到“绑架艺术”的行列中去。“作家关心的是理解人性,而不是评判人性。”这句话从毛姆到现在,一直掷地有声,创作者与作品也可以相对独立来看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讨论作品传递的价值观。

  以职业剧为例,除去极少数的医疗行业剧如《外科风云》展示了行业内部风景,大部分职业剧实际上都是披着职场外衣的恋爱剧,既不专业,同时视域极窄、只集中于所谓的“商战”和廉价的中产想象,外加一些豪门恩怨,故事里基本屏蔽了“穷人”这一阶层,即便偶有他们的身影出现,贫穷已经成为他们“原罪”,而被设定为愚笨、道德低下,成为一种“病毒式”存在——让人避之不及、最终在这一题材中 “被消除”。这些都让真正能够戳中时代痛点的作品全变为了想象阁楼中的时装偶像剧。

  


  国民款剧集《欢乐颂2》也沦为“高配版小时代”, 表面上以“姐妹情深”来掩盖阶层的区隔,但归根到底,《欢乐颂》在故事缝中抠出的“迈向中产指南”是:“成功不是因为创造这个世界,而是因为适应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不鼓励批判、质疑和对抗,无论你面对怎样的规则和职场,它只允许俯首帖耳的自制者进入”,唯有这样才能被成功者接纳。最终完成了《欢乐颂》到《金钱颂》的变奏。

  韩剧中有相当一部分成功的职业剧,如《匹诺曹》讲述新闻记者的成长故事,尽管设定仍旧有较明显的韩剧套路——财阀与政客勾结干预新闻舆论、颠倒黑白,但其间关于新闻从业者素养、新闻伦理的讨论都做到了专业,并巧妙的将社会问题归因于一个“用心良苦”的母亲,缓冲了其批判现实的锋利;再如《未生》导演担心感情线会影响主线发展于是选择“零感情线”,自此开始了韩剧写实向的尝试,2018年更是以贴地的《live》书写小人物的平凡人生,这是文艺作品对个体命运精确的洞察与怜悯。

  国产剧更应该学习的是,去掉中产的自恋与自得,真正的以现实为尺度去批判、反思,与时代共振,而不是在婆媳剧里制造对立、在抗日神剧里猎奇快感、更不是在伪职业剧中粉饰现实,只有刮骨才可疗伤,戴着镣铐起舞也未尝不可!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