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藏5年,壹上映就是年度拾佳!

  雪藏5年後,它終於重見天日——


  《狗拾叁》

  

  導演曹保平,你就算沒看過也壹定聽說過他的作品:

  《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

  《狗拾叁》其實拍在《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之前的2013年。

  哪怕過去伍年時間,這部電影依然讓人震撼,畢竟“中國教育”多少年來並無實質性變化。

  

  有人說《狗拾叁》是近幾年最好的國產青春片。

  這話影妹同意。

  《狗拾叁》講述了13歲女孩李玩被成人世界馴化的故事,展現了壹段疼痛青春,

  這種疼痛是成長的孤獨,被磨平的個性,不被尊重和理解的委屈。

  主角李玩是你,是我,是曾經或現在的我們。

  

  真假“愛因斯坦”

  電影的英文片名叫.

  “愛因斯坦”,是李玩給自己的狗起的名字。

  爸爸威逼利誘讓李玩把興趣小組從物理改成了英語,倔強的李玩生氣了。

  為了哄李玩,爸爸送給李玩壹條狗。

  自從爸爸再婚後,李玩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壹起。李玩是孤獨的,渴望被愛,渴望被陪伴,渴望被理解。

  漸漸地,這條叫“愛因斯坦”的狗成了李玩最好的玩伴,給她孤獨的人生增添了壹絲暖色。

  

  直到有壹天,爺爺不小心把愛因斯坦弄丟了。

  家裡人都覺得狗就是個畜生,狗丟了也是無所謂的事,沒有人去找狗。他們都想著給李玩買壹雙輪滑鞋就能把她哄好了。

  但李玩瘋了壹樣滿世界找狗,於是家人買來壹條壹樣的狗,並告訴李玩:

  現在這條狗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回來了,

  

  和愛因斯坦朝夕相處的李玩怎麼會不認識自己的狗?

  不管她怎麼說,家裡人堅持說,這條狗就是愛因斯坦。

  這是“指鹿為馬”,也是“皇帝的新衣”。

  為什麼長輩都覺得小孩什麼都不懂,可以用謊言隨便糊弄呢?

  因為家人覺得人住的地方不能養畜生,所以假“愛因斯坦”壹直被關在廁所裡。

  沒有安全感的它咬傷了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昭昭,李玩的繼母執意要把狗送到狗肉店去。

  被爸爸暴打壹頓的李玩懂事了,她沒有阻止爸爸扔狗,只求爸爸別把狗賣到狗肉店。

  

  電影中,狗和教室中出現的蝙蝠是李玩的映射。

  弟弟出生後,奪去了所有的關注,李玩在家裡變得格格不入。

  李玩和狗壹樣,是沒有安全感的,是不被在乎的,是被隨意遺棄的。

  誤闖入教室的蝙蝠被同學們驅趕,老師壹邊說“越是這個時候,越能看出壹個人的定力”,壹邊拍死了蝙蝠,扔出了窗外。

  在電影最後,李玩壹口氣喝完讓她吐的牛奶,在眾目睽睽下吃下狗肉,

  她和蝙蝠壹樣,失去了自由的天地,被成人世界強制馴化。

  

  成長的代價

  電影裡有叁個互有關聯的未成年:昭昭,李玩,李堂。

  昭昭是李玩同父異母的弟弟,李堂是李玩的表姐。

  李玩在昭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李玩早晚有壹天會變成李堂。

  

  2歲的昭昭是全家人的寵愛對象,是整個家庭的絕對中心。

  任性不懂事的他,因為貪玩戳傷了奶奶,這在長輩看來都沒關系,因為他還小嘛!

  也正是因為他是全家人的寶貝,成人世界對他的馴化也已經早早開始。

  

  爸爸媽媽給只有兩歲的昭昭報了滑冰班,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呢?

  即使他哭天搶地,即使滑冰不是他喜歡的,

  即使他哭著說自己學不會滑冰,即使他壹次次摔倒想要被擁抱,

  教練也只是冷漠相待,家人也只是滿眼期待地旁觀,覺得這都是為他好。

  

  13歲的李玩在家人眼裡是“不聽話不懂事”的反面典型。

  報喜歡的物理小組,卻不報自己差的英語小組,不懂事。

  狗丟了就丟了,幹嘛壹副要死要活的樣子,還把爺爺推倒,不懂事。

  又給她買了壹條狗,她為什麼不承認這是愛因斯坦,她還想怎樣?不懂事。

  帶她參加壹場飯局,她卻壹心想著要去看天文展覽,不懂事。

  不懂事怎麼解決?

  先是壹頓暴打,“你委屈啥,我欠你啥,咋不懂事呢”,

  然後再解釋,“爸爸打你是愛你,你長大就明白了”。

  

  李堂年輕輕輕已經學會察言觀色,早已懂得向成人世界的法則妥協。

  她明知第贰條狗不是愛因斯坦,可當她看到奶奶使眼色,立馬附和:“它就是愛因斯坦”。

  接到李玩繼母送給她的禮物後,她明明很喜歡卻先要推脫壹番再收下,然後討好壹般要去給昭昭換蠟燭。

  她因為“聽話懂事”被親戚們誇贊,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在大人眼中,“聽話懂事”就是不反抗,就是順從成人的法則,就是不表達真實的內心,就是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

  聽話懂事的過程何其殘忍,卻是很多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

  這壹代人除了懂事別無選擇,上壹代人何嘗不是如此。

  樓上學鳥叫的大人,雖然自由卻被當成神經病,送去了醫院。

  李玩的爸爸在談及李玩的媽媽時突然痛哭,他是否也曾為“懂事成熟”付出過慘痛的代價?

  

  長輩不願意和晚輩溝通,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這麼過來的,自己就是對的,晚輩只要照做就可以了,至於晚輩自己怎麼想不重要。

  每壹代都這樣成長,每壹代都這樣教導下壹代,“中國式教育”形成了。

  成人的偽善

  李玩在圖書館學習時,認識了壹個新的英語詞匯:hypocrisy(偽善) 。

  “偽善”是成人世界的社交法則。

  

  李玩繼母的“偽善” 表現在,

  當李玩和昭昭壹起玩,昭昭不小心摔著時,她嘴上說就是摔了壹跤沒事沒事。但當李玩說要帶昭昭去買冰淇淋時,她立馬找個借口拒絕了。

  李玩父親的“偽善”表現在,

  痛打李玩後,他完全沒有內疚之意,借口說“工作忙心裡煩這才打了你”,又說“打是因為愛”,可這真的是愛嗎?

  

  在酒局上,包括李玩父親在內的所有人都在拍領導的馬屁。哪怕飯局的目的是為了錢,也要在嘴上說友誼是第壹位的。

  為了討領導歡心,李玩父親讓李玩給領導敬酒,哪怕她才13歲。

  電影裡,沒有壹個大人是真正的大人。他們都刻意隱藏著真實的自己,真實的想法。

  

  《狗拾叁》的劇本是曹保平的學生焦華靜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所以電影足夠真實,但也帶著賭氣壹樣的笨拙和執拗。

  電影中的意象太多太直接,像小學生寫作文壹樣把所有能用的修辭全用上,卻不管這些修辭是否生硬,是否會適得其反。

  

  從劇情可以看出,《狗拾叁》有因人而異的局限性。

  如果你沒有類似的經歷,如果你在開明的家庭長大,又如果你認為強制性教育是對的,

  那這部電影就不會引發你的共鳴,相反你會覺得它誇張又極端。

  

  但對很多人包括影妹而言,看到李玩就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爸媽給自己的是自己不想要的,只要不按爸媽的規劃來怎麼都是“不懂事不聽話不讓人省心”,糊弄人的承諾最後總是以“為你好”為借口不去實現……

  電影開頭,李玩戴著牙套,開心地暢想著物理的宇宙。

  電影結尾,李玩已經摘下了牙套,在街邊的角落裡失聲痛哭。

  

  被矯正的,難道只是牙齒嗎?

  你的青春有過被矯正的經歷嗎?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