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漂10年 高學歷也融不進主流社會

  踏黑而行,信步走進壹處公園,蟲鳴蛙叫,星垂滿天,流螢爛漫。草叢裡忽然探出野鹿兩頭,月光下壹前壹後,壹高壹矮,估計是壹公壹母,我心裡還覺得挺新鮮。在這片中西部的玉米地,我忽然很想吼兩句李商隱。


  回去被鄰居家的黑人小孩攔住了:“Hey man, cigarettes?”

  “No.”

  “Fxxk ya.”

  6

  其實,我之所以進了這個包圍在玉米地當中的實驗室,只是因為在國內讀過這老板的論文,發了封套瓷email,打了通越洋電話,僅此而已。好在我走運,老板在學術上頗有聲望,為人也很厚道,我才能發表論文,10年後也才終於得以離開校園進了公司。

  然而這都只是運氣而已。

  從整個領域來看,有太多老板的學術成就是建立在對博士後——尤其是非美國本土的博士後——無底洞式的盤剝上。

  美國雖是個法治國家,然而在教授與其雇傭的博士後之間,卻是壹塊灰色的無主之地。兩者間的關系義務,既沒有明確界定,對處於絕對弱勢的博士後而言,更是缺乏規則保護。有不少鬧到翻臉的,往往都是以博士後壹方雞蛋撞牆式的慘烈下場而告終。

  極端情況下,這種沖突也會釀成血光之災:2016年,壹名前西奈山(Mount Sinai)伊坎醫學院的中國博士後,開槍射傷兩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前老板。

  大家都說能者多勞,又說多勞多得。我頂多同意壹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不論能者還是弱者,最後都淪為只勞不得。

  

  那時,我經常上壹個華人論壇,在上面見識到的,是赤裸裸的語言暴力:韓國人叫“棒子”,白人女孩叫“白牛(牛諧音妞)”,嫁給白人的中國女性叫“外f”,而在美國的中國博士後——尤其是我們做生物的——叫“千年老妖博後”,簡稱“千老”,以此來戲謔這種無休無止做博士後的人生慘狀。


  這BBS上曾發過壹篇很有名的帖子《我是千老》。作者生於60年代,自嘲說“當年上大學什麼也都不懂,稀裡糊塗學了生物”,日後“因為心高氣盛,不太善於搞人際關系”而辭掉國內工作讀研,直到美國大學聘他去做博士後,才覺得“終於給自己創造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位60後大哥筆調滄桑地描寫了妻兒是如何赴美團聚,以及數次更換實驗室的經歷。而對自己尚在延續的“千老”歲月,他是這樣形容的:

  “實驗室做了那麼多年,什麼是什麼,究竟怎麼回事兒,也越來越清楚,看淡了;我盡量找能給我錢多壹點的,穩定點的實驗室,畢竟我還要為了我的孩子,畢竟我不認為自己還是那個為了出人頭地能忍耐壹兩年牛老板壓榨、然後立馬走人的愣頭小伙子了。”

  大哥這般挖心掏肺,也是想勸勸年輕的網友:“人人都不容易,何必嗤之以鼻的,把心放平些,什麼都好辦了。”

  後來,這個詞還衍生出“瑣男千老”和“盧瑟(loser)千老”等各種組合。我壹度以為這些網絡用語來自國內,後來才知是這邊的中國網友原創,只是我們骨子裡的阿Q精神在美國服務器上發揚光大而已。

  我就想,我的房東大姐,在家裡是妻子母親,到學校是加班加點的博士後,如果在BBS上,她又是什麼呢?“千年盧瑟老妖瑣女”?還有在飛機上偶遇的東北哥們,我也總算領受到了那句“往死裡整兩年”裡的殺氣了。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已經有 5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
    評論2 游客 [喜.教.黃.不] 2018-08-11 13:13
    好喜歡這篇文章!消除了我對中國留學生的壹些偏見!
    評論1 游客 [有.香.至.必] 2018-08-11 12:22
    夢想越多,失望越多!出國留學就當人生的壹次不同經歷吧……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