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 奧巴馬
| 高市早苗挑戰中國 是川普慫恿的嗎? 2025-11-16 親共媒體香港01文章:在高市早苗表示“台灣有事”將派自衛隊武力介入之前,川普剛訪問過日本。在此期間,高市早苗卑躬屈膝,投懷送抱,極盡媚態,看川普的眼神隔著鏡頭都能拉出絲兒來。川普也逢場作戲,趁第壹夫人梅拉尼婭不在現場,任憑高市早苗挽著胳膊向內閣和媒體炫耀,對高市早苗又摟又抱,上演了壹幕讓很多日本人都看不下去的辣眼大戲。 |
|
| 米歇爾·奧巴馬:美國還沒准備好讓女性當總統 2025-11-16 前第壹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在本周伍發布的壹段播客采訪中表示,美國還沒准備好選出壹位女性總統。她同時指出,美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成長”。 |
|
| 漂亮國失寵?小姐妹們出走鎖定加國 2025-11-15 (加西網綜合)根據最新民調,美國年輕女性想要離開美國的比例“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她們最向往的移居目的地是加拿大。周肆,蓋洛普(Gallup)發布了2025年的美國民眾移民意願調查結果。數據顯示,連續第贰年,大約伍分之壹的美國人表示,如果有機會,他們希望永久移居到其他國家。 |
|
| 波蘭吃草也要繼續打 宣稱普京還能再撐叁年 2025-11-14 據《EADaily》11月13日報道,波蘭外長西科爾斯基表示,烏克蘭正在為又壹場叁年的戰爭做准備,而這種“殖民戰爭”通常會持續大約拾年,不認為普京還能再撐3年。西科爾斯基稱,希望美國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情報,當然,波蘭正在為星鏈終端買單,為美制防空和遠程打擊武器提供彈藥也同樣重要。他還表示,華沙確信,如果俄羅斯能夠奪取烏克蘭,那麼其他鄰國,特別是波蘭,將是俄軍的下壹個目標。正因如此,過去贰拾年裡波蘭始終將國防開支維持在GDP的至少2%,而現在已達到4.7%,並且社會對此是支持的。 |
|
![]() |
照護失智妻子11年的哈佛教授:生活沒有勝利可言 2025-11-14 2020年初冬,《照護》中譯本出版,我買來看了,那是我第壹次聽說凱博文的名字。此前,他在中國大陸出版的書已有《道德的重量》《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郁、神經衰弱和病痛》《疾痛的故事》《重新想象全球健康:導論》,在他出版的肆拾多本英文著作和編著中,占比不到拾分之壹,有的署名是中文名凱博文,有的是英文名直譯阿瑟·克萊曼。後來他告訴我,八拾年代初期,他在上海的舊書攤看見自己那本研究台灣的書被譯成了簡體中文,封面上作者的名字是別人。凱博文是國際醫學人類學界和精神衛生領域的代表人物,作為精神病學與醫學人類學教授,他在哈佛大學任教逾肆拾年,近拾多年來,他更多地以壹名家庭照護者的身份出現在公共視野,講述他照護阿爾茨海默病妻子拾年所遭遇的私人痛苦,以及壹種普遍的越來越嚴峻的制度性困境。2025年春天,在義烏,我無意中聽復旦大學社會學系的張樂天教授說起,他和人類學系的潘天舒教授主編了壹套人類學叢書,其中有壹本是凱博文的《道德的重量》。2007年,凱博文攜病情較重的妻子瓊來上海,在同道們的幫助下,不可思議地完成了拾幾場講演和授課。張樂天教授的夫人沈老師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瓊已經失明,也不能與人交流互動了,但凱博文會低聲地給她解釋來到面前的很多東西。沈老師見過壹些輕視農村妻子的名教授,她問凱博文,你為什麼要這樣照顧她?凱博文說,妻子這樣照顧了他36年,她生病了,他才有機會照顧她。我還沒有見過凱博文,但已經聽人說起他的不少事情。那種贊許或敬重的語氣,自然有智識上的成就和社會層面的影響力,但更多的,只能是出自人格層面的魅力。有兩個星期,那本《道德的重量》(What Really Matters)作為睡前讀物,我仔仔細細地讀了兩遍。我知道這裡的“道德”不是離我們的腦子更近的魯迅講的“仁義道德”,而是更接近康德講的“道德律”,是那種人必須嚴肅對待的東西,是決定壹個人本質性存在的東西。讀這本書的過程,是凝視不同的人的道德深海的過程。兩個月後,我有了隨訪凱博文的機會,他在深圳出席第九屆亞洲醫學人文菁英訓練營,給醫學人文領域的青年人才做培訓。在深圳的壹個星期,我基本上跟著他的車跑完每個瘋狂的行程。他對任何問題有問必答,即使問題犀利,或者不吉利,他也是心平靜氣地給出從不敷衍的答案。回看對談錄音、視頻、講演材料,以及能找到的他的書,這個過程持續了挺長時間。我聽見自己那些天已經像他身邊的學生們壹樣,習慣了稱呼他為阿瑟,而不是凱博文教授。為了維護這種心理上的親近感,等到寫稿時,我也采用了阿瑟·克萊曼。在琢磨和理解的過程中,我產生了這種感受:阿瑟·克萊曼是硬漢海明威所贊許的“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那種人。至愛突然患上不治之症,這當然是人生的無常本質給予他的壹記重拳。他壹開始就知道,這場投入整個後半生的較量,沒有任何勝利可言。這蘊含著人性光輝的照護精神,就是他拾年反抗的拳法。越是深入了解這個人,我越是相信,不管無常的生存本質在他那兒幻化出何種殘酷的外在表現,他都會調動自己的壹切人性特質,積極而有為。他沒有被打敗,還走到了公共空間,勇敢地講述私人痛苦,他每年自費來中國,通過言說和行動活躍在壹個個公共空間,以此為契機,尋求制度性的改善,為身處同樣困境的人群提供理性的認知和心靈的撫慰。我甚至想象過,如果他無常的危機不是阿爾茲海默病,而是失業,失獨,是撫養自閉症子女,是在非洲工作時感染了艾滋病,是被驅逐出自己的國家……那麼,他研究和寫作的這本書就不會是《照護》,而是關於那些困境的。他面向講演和對答的人群,大量訪談和聯結的人群,也不會是目前這些人,而是在那些困境中掙扎的人。阿瑟·克萊曼八拾多年的生命是壹片浩瀚的深海。我嘗試舀出壹瓢,從可能的邏輯的層面,回答他何以成為他。同時,我也希望提供些許改善人的境況的智慧閃光。 |
| 最近特朗普諸事不順?如何影響美國的中期選舉? 2025-11-14 與壹年前牢握行政、立法甚至司法的決定權相比,如今特朗普遭遇著政敵上台、關稅受審等等諸多的執政挑戰。他做派激進、交易為大,對他的嗆聲從民主黨傳導到更多的選民。這會如何影響美國的中期選舉,又如何影響美國路線和全球議題? |
|
| 美國司法部宣布 起訴加州州長和州務卿 2025-11-13 美國司法部(DOJ)周肆(11月13日)宣布對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和州務卿雪莉‧韋伯(Shirley Weber)提起訴訟,指控加州依據第50號公投案(Prop 50)通過的新國會選區重劃地圖違反憲法。 |
|
![]() |
停擺結束即爆愛潑斯坦內幕 民主黨連環拳 川普難逃跛腳? 2025-11-13 美國民主黨本月初在多地選舉中大勝,外界本預測這將堅定其在聯邦政府停擺問題上的強硬不妥協的立場。然而,不足壹周後,參議院在少數中間派民主黨人倒戈的情況下,剛好以60票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眾院其後於11月12日通過法案,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於同日簽署。法案生效後將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直至明年1月30日,正式結束這場美國史上最長的停擺。民主黨這波“棄牌策略”即時招致黨內人士、自由派名嘴批評,形容是投降、屈服之舉,拱手將“勝利”讓給川普,但當把2026年中期選舉納入考量之中,前者的說法也許非事實的全貌。 |
![]() |
華人贰代角逐加州副州長 有望攪動美國政壇的黑馬 2025-11-13 馬沫克(Oliver Ma)競選加州副州長https://t.co/puEtrXp9RO pic.twitter.com/NtdTl6UzC4 — News for Chinese 老中地方新聞 (@newsforchinese) November 2, 2025 作者:曾馳遼 |
![]() |
炸裂!2萬頁愛潑斯坦黑檔案 政界白宮科技大佬全扯進來了! 2025-11-13 據Politico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議員周叁公開了超過 2?萬頁與?傑弗裡·愛潑斯坦?有關的文件,這些文件包括這名被定罪的性犯罪富豪與政界、傳媒、好萊塢及外交領域高層人士的通信。 |
| "中國代理人"孫雯案開審 檢察官稱其"背叛" 2025-11-12 2024年7月,當聯邦調查局特工突擊搜查前紐約州兩任州長助理孫雯位於長島北岸價值350萬美元的豪宅時,他們帶走了壹塊勞力士手表、壹枚鑽戒,以及壹輛法拉利Roma跑車。 |
|
![]() |
奧巴《平價醫療法案》,以改革為名義的資金黑洞 2025-11-12 “奧巴馬的政治遺產,已經淪為美國人的負資產” |
![]() |
紐時:班農說曼達尼是個天才,這可不是虛張聲勢 2025-11-12 本文刊發在紐約時報,作者托馬斯·B·埃德索爾是評論版撰稿人。他每周贰都會發表壹篇關於美國政治戰略和人口趨勢的專欄文章。此前,他曾為《華盛頓郵報》報道政治新聞。 |
![]() |
紐約淪陷?當孩子笑罵父母"愚昧" 文明正在崩塌… 2025-11-12 那是壹個陽光明媚的周贰,紐約投票日。鏡頭掃過幾個年輕的華裔大學生,他們剛從常春藤校園趕回來,穿著印著“社會正義”口號的T恤,笑著對記者說,他們“很享受看到父母痛苦的樣子”。那些父母,是在皇後區、布魯克林辛苦開餐館、跑卡車、打叁份工的移民;他們許多人支持川普,相信勤奮是通往尊嚴的途徑。而他們的孩子,這些昂貴大學的產物,則以“進步”的姿態諷刺父母的“愚昧”。那種笑容,帶著壹絲青春的自豪,也帶著文明內部的悲哀。 |
| 川普手上只剩壹張打不出去的牌(圖 2025-11-12 美國總統川普常說:“上談判桌,你必須手中有好牌,才可以談出壹個好的交易。”但這次中美貿易戰的談判結果,顯示川普手中可能已經沒有什麼牌了。 |
|
![]() |
眾議院今日將投票表決解除預算僵局 民主黨現分裂 2025-11-12 美國眾議院周叁將投票表決解除預算僵局 民主黨出現分裂 https://t.co/DbDIwkRIQW pic.twitter.com/RFpfei9Lw3—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November 12, 2025 |
![]() |
停擺落幕 危機仍在:川普的醫保方案仍是壹團問號 2025-11-11 紐約時報分析說,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壹次政府停擺即將結束,但引發這場僵局的核心問題——高昂的醫療成本,短期內並不會消失。隨著中期選舉臨近,這個問題將繼續困擾川普。 |
![]() |
紐約的淪陷:美國文化革命初見成效 2025-11-11 那是壹個陽光明媚的周贰,紐約投票日。鏡頭掃過幾個年輕的華裔大學生,他們剛從常春藤校園趕回來,穿著印著“社會正義”口號的T恤,笑著對記者說,他們“很享受看到父母痛苦的樣子”。那些父母,是在皇後區、布魯克林辛苦開餐館、跑卡車、打叁份工的移民;他們許多人支持川普,相信勤奮是通往尊嚴的途徑。而他們的孩子,這些昂貴大學的產物,則以“進步”的姿態諷刺父母的“愚昧”。那種笑容,帶著壹絲青春的自豪,也帶著文明內部的悲哀。 |
![]() |
美國政府停擺42天 解決曙光終現 誰贏誰輸? 2025-11-11 美國聯邦參議院日前終於把撥款方案送往聯邦眾議院,聯邦政府停擺窘境終於盼到解決曙光。(美聯社) |
![]() |
美政府"關門"最早12日結束,民主黨因8人倒戈憤怒 2025-11-11 當地時間11月10日晚,美國參議院以60票對40票通過了壹項撥款法案,結束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該法案現在將送交眾議院,美國眾議長約翰遜正在召集自9月中旬以來就處於休會狀態的議員們返回華盛頓,他希望最早在當地時間周叁(11月12日)通過法案。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表示他將簽署該法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