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录音还原遭外媒抹黑的真相

  最近,《经济学人》中国专栏“茶馆”的主编,找到了着名的自媒体人赛雷,对他进行了采访,然而这次采访并不是带着善意和真诚。《经济学人》在刊登的文章中歪曲了赛雷的采访内容,并将中国年轻人自发的爱国之情和极端的“民族主义”混淆,把制作事实核查的视频描绘为“有利可图”的生意。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赛雷,听他讲述本次采访的始末。


  

  我自闭了,去年,11月,经济学人,说要采访我。但是两个月之后,我才知道我被骗了。虽然我被人网暴过无数次,但只有这次最让我伤心。

  曾经我抱着友好交流的心,真诚地回答了每个问题。但对方没有珍惜。他曲解了我的采访内容,把我宣扬成一个煽风点火的极端民族主义代表,还把回形针、中南屋等人捧作高尚又清醒的世界公民。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但幸好!我录了音!

  天籁之音,赛雷话金。虽然被曲解我很生气,但这样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机会千载难逢!今天我就拿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大家分析一下外媒究竟是如何炮制出一篇恶意满满的假新闻。保证全是内幕!没有一点干货。

  

  新闻稿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网上的原文。这篇名为“China’s online nationalists turn paranoia into clickbait”的文章,标题就起得很耸动: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者将偏执变成了点击诱饵。一棍子就将所有爱国情感打成了偏执,然后再把爱国和切实的利益挂钩,也就是针粉最爱给我贴的标签,所谓的“吃爱国饭”。

  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假设:即民族主义的抬头可能有一天会导致普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爆发出无法控制的愤怒。而这样偏执的排外,将成为一种令人讨厌但有利可图的游戏。


  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何为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原本是来自西方学术界的一个概念,关于它的定义众说纷纭。通常是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积极起来可以利于维护本国主权、利益和尊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而偏执起来,会极端排外,闭关锁国。也因为这样混乱的定义,所以民族主义这个标签往往取决于言者的价值取向。很显然,在这篇报道里,民族主义成了一个贬义词。

  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人抱持的,是一种爱亲人、爱家乡,进而扩展到热爱国家疆界内社会共同体的朴素的爱国情感。可报道里却把这种情感定义成极端民族主义。

  紧接着他就开始给人进行分类,说有“一群人”明明是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桥梁,仅仅因为传达了西方对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担忧,就被得到官方支持的“民族主义发布者们”污蔑为受到境外资助。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8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