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煩 兒童抑郁症說不出口

  兒童精神科擠滿了抑郁症小患者,盡管症狀相符,很多家長仍不願承認自己孩子得了精神病。專家說,這是時代病,家庭、學校和社區都該壹起治療。


  據統計,因抑郁障礙、焦慮障礙等症狀到精神科就醫的兒童與青少年,近年有增加趨勢。與成人相比,他們的精神障礙在行為上體現的更加「非典型」,也更難被發現和診斷,尤其在醫療資源不足的農村。而事實上,在患病孩子們的背後,通常都存在著更嚴重的教育問題。

  2021年10月公布的首次「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73992名被調查的17歲以下的兒童與少年中,有3.2%被確診抑郁障礙,4.8%被確診焦慮障礙,患病率是精神分裂症和孤獨症的幾拾倍。而有消極情緒的青少年范圍可能更廣。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何凡所在的兒科住院部,有抑郁和焦慮障礙的孩子占了超過壹半的床位,他們基本是重度患者,多數有自傷自殺傾向。面對孩子被確診,家長總希望醫師解答「為什麼」,何凡說,「抑郁症是時代病,我們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組成的生態系統出了問題」。

  焦慮和憤怒 不易識別

  與成人相比,尚未定型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障礙,在行為上體現的更加「非典型」,也更難被發現和診斷。「兒童和青少年可能比成年人表現出更多的焦慮和憤怒,更少的植物性神經症狀,以及更少的絕望言語」,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醫師林紅說。

  據美國精神病學會制定的「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診斷重性抑郁障礙(MDD),至少需兩周持續的情緒變化,並給患者帶來功能上明確的改變。 手冊還提及慢性重度抑郁障礙和惡劣心境(DD),患者抑郁和/或易怒,伴隨食慾不佳、精力不足、自尊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和無望感等症狀,持續至少壹年。

  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障礙團隊領銜專家、教授鄭毅說,對成人來說的怪異現象,如自語自笑,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前兒童可能就是正常的,因此診斷兒童精神疾病更加困難。以抑郁症為例,成人典型表現為「叁低」,即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活動減少,而在兒童可能就只是表現為「煩」。

  擔憂成績 伴隨心情低落

  鄭毅指出,兒童患抑郁症後很少會哭泣或表達消極想法,反而時常表現出易激惹、發脾氣、離家出走、學習成績下降和拒絕上學。但麻煩的是,「兒童死的念頭很突然,沖動間就出問題了」。且據統計,兒童大約12歲進入青春期直至18歲成年期間,抑郁也以更高頻率出現。

  許多青少年患者抑郁與焦慮共存。何凡說,焦慮體現為對上學和成績的擔憂,抑郁則是心情低落。 「對青少年來說,當惡劣心境持續壹年,就可能發展為病變,在社會功能受影響之前,孩子可能有長達半年或幾年的時間處於焦慮抑郁、或者惡劣心境的狀態」。這時再就診已晚。

  壹個女中學生低著頭,她掀起袖子,新新舊舊的劃痕像蛛網壹樣爬滿手腕,站在壹旁的家長臉上寫滿了愁苦。何凡每周有叁個半天門診,這樣的女孩她每次都要見到幾個。她們因無法控制抑郁或焦慮的情緒而自傷,這是自殺的高危因素。


  青春期孩子的抑郁症患病率為何顯著上升? 2009年壹份國際研究表明,可能原因包括對社會地位的重視程度增加,成年人的監督與支持減少,與父母的沖突增加,睡眠不足,以及藥物使用等冒險行為的增加。而青春期孩子的大腦中,前額葉皮質尚未成熟也是壹個原因。

  壹個沖動 死的念頭就來

  林紅說,這也意味著,青春期孩子難以對未來有長遠規畫,如遇刺激,容易做出風險行為,「小孩子有時候不壹定真想死,但可能會沖動地做出都沒有辦法承受的壹個結果」。何凡提醒,此時,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就很重要。

  更復雜的是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他們的抑郁與躁狂交替發作,低落時也是自傷的高危人群。 「期中考試完了對答桉的時候,我連遺書都寫好了。」壹名小女孩說,數理化全不會,母親失望,她也自責。她說腦袋裡有兩個小人,壹個人總是責罵另壹個不夠努力,不該打游戲看動畫。

  何凡告訴這位家長,女孩正在生病,抗挫折能力「幾乎沒有」,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不能責怪她不夠堅強。 「你越這麼說,她會越覺得家長不理解她,這種消極的想法也會越來越強烈」。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