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孩嫁甘肃小伙 做围巾卖1万元

德成意识到,改变藏区的第一步,就是给藏民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让他们安定下来。


她想到了母亲提议的牦牛绒。

每到春天,牦牛绒会从牦牛身上自然脱落,保暖性强,手感光滑细腻,是上好的纺织品原料。

可藏民们不识货,牦牛绒被随意丢弃。

而母亲热爱藏地自然,认为最美的纺织品只有三种,就是山羊绒,驼绒和牦牛绒。

如果真如母亲所说,牦牛绒可以织成珍贵的纺织品,那这就是让藏民们过上好日子的机会。

其实,德成可以听从母亲的安排,找到的合适的牦牛绒,然后低价收购,带到国外生产销售。

但她不愿意这么做。

一头牦牛一年才产一到三公斤牦牛绒,一次性收走牦牛绒,只是“一锤子买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唯有开工作室,办工厂,才能为藏民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

就像德成说的那样:

一个村子里的小作坊,一个村子里的小工作室,就可能意味着工作,意味着生计,渐渐地,我的“目标感”在这一点上有了雏形。

和母亲沟通后,德成决定建立纺织品工作室。

她带着18岁的弟弟一起在藏区扎根,挨家挨户拜访藏民,希望他们加入小作坊。

结果,没有人愿意。



(德成的弟弟)

对当地人来说,德成是外来人口,要是她撂挑子不干,大可以一走了之,可他们如果放弃家里的生计加入作坊,一旦失败,风险太大。

为了打消当地人的戒心,德成蓄起长发,穿上藏族服饰,努力学习当地藏族方言,让自己看起来和当地人一样。


还告诉他们自己交了藏族男朋友,将来会留在藏区生活。

当时藏区保守传统,德成如此直白的谈起婚姻,非常冒险。

可即使是这样,还是没人相信她,除了村民桑吉夫妇一家。

相对村里其他人来说,桑吉家还算富裕,他向往新知识和新生活方式。

听说德成要建工作室,桑吉决定勇敢承担追求新生活的代价,把家里的牛羊交给妹妹打理,和妻子一起加入德成的工作室。

于是,德成终于有了工作室的初创团队,一共4个人。

后来历经十几年时间,才慢慢扩张到6人,100人,120人,160人。

不过,这只是德成在创业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坎,有些微不足道,毕竟后面还有无数个更难跨越的坎。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省.教.三.二] 2021-11-13 12:33
    这个鼓励,扶贫还融合混血。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