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看文革版故事片《南征北战》(图)

  


  文革中重新拍摄的故事片,如《年轻的一代》、《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万水千山》(曾重拍)、《青松岭》、《战洪图》等,都由原厂重拍,只有1974年的《南征北战》例外,由上影换成了北影。编剧、导演仍是原片沈西蒙、成荫为主,另一导演汤晓丹换成了王炎(老版副导演)而已。故事情节,除了个别细节略有修改,基本不动。据资料显示,重拍《南征北战》时,特经中央军委批准,调动了一个步兵师、一个骑兵连、一个工兵连,配备了坦克、火炮、装甲车、汽车、摩托车、直升机以及七千余各式枪械、弹药和大量军事装备,全部使用进口的彩色伊思曼胶片,拍成彩色宽、窄两种银幕规格,成本高达一百八十万元。

  

  看过重拍片的大概都有同样感觉:不及老片。按理说,主要导演是同一个人,又不惜拍摄成本,理应超过老片,为何不尽人意呢?从演员来看,几个主演较之老版,阵容其实也不算弱。师长王尚信、敌张军长王培、敌李军长邵华、大娘胡朋都是话剧名角,敌参谋长葛存壮人称 “五大反派”之一,营长张勇手、村长俞平也是有知名度的电影演员。也许是先入为主,总感觉不如老版演员演的精彩。项堃张军长不用说了,是个经典反角,就连普通话不准的师长陈戈,那一口四川味听来也是亲切、生动,首长风度更是王尚信不能及。政委汤化达、营长冯喆、大娘布加里,不说别的,单那形象,重拍版的政委张连伏、营长张勇手、大娘胡朋,还有团长鲁非,一个个圆滚滚肥胖者,明显缺乏戎马生涯的沧桑感、时代真实感,哪是战争年代指挥员、农村大娘的形象?


  

  再从基层指战员来看,老版演战士的王琪、铁牛、仲星火、孙永平、强明等人,原本都是各部队文艺兵,经历过战争硝烟弥漫,不用化装就是个真正的兵。刘沛然更不用说了,活脱脱一个部队连长,演话剧的白志迪再怎么努力,也出不来那副真实状。这倒不是说,重拍版演员演技不好,有些是时代造成的。比如演兵的,就算部队拉上去,估计也敌不过老版战士。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台陆委会回应"去中国化"指控:搞文革的不是我们 文革复辟! 2网民仅因批评阅兵就被拘留
    北大教授季羡林: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这个红二代为何说"恨死文革了"?
    打假"朱德的扁担"文革中变"林彪的扁担"? 文革标志性人物 中共首个女副总理去世
    文革秘辛:宋庆龄最信任的助手为何自尽? 毛泽民之死探秘 逃过"新疆王"者难逃文革?
    中国网民失望愤怒:美国正在发生"文革"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看到了一场美国"文革"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臣.月.虞.共] 2019-02-25 08:34
    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愿意再看这种毫无艺术感的老掉牙南征北战,,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