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海归博士雾霾下我为何没搬回美国?

  作者小飞机,微博@熊猫小飞机。MIT海归(专题)博士仨娃妈,学术界的叛逃者,教育和科普界的热血(视频)青年~


  快两年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在雾霾(专题)天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的文章《雾霾之下,怎样保护我们的孩子?》。两周前这篇文章重发,点击量破十万,有些唏嘘和感慨。当时我刚从美国回来不久,对雾霾的问题非常敏感。在我这篇文章写出来的时候,我生活的那个二线城市,大部分人还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觉得雾霾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免疫系统去适应的一种“自然现象”。我戴着N95口罩,把孩子关在屋里,都是被人侧目的行为,免不了成了“大惊小怪的假外国人”。

  

  昨天我当时的一个朋友发微信问我:“应该给孩子买什么牌子的净化器?我现在相信你的话了,因为孩子咳嗽非常厉害。”最近各方对雾霾的报道铺天盖地,也有更多的科学数据表明,雾霾确实对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有人预测在未来五年之内,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肺癌的发病率将会迎来井喷。有不少北京的朋友跟我说,我们想放弃北京了,趁孩子还小搬走,一旦上学更动不了。这不是一句玩笑,具有行动力的朋友真的已经在践行了。

  但恰恰是在这个大众对雾霾的危害越来越恐慌,对政府的监管无能越来越愤慨的时候,我却产生了一些不太“入流”的想法。这和我当年在环保系统工作的经历有关,也和我开始做教育之后新的思考有关,当然也和这个时代的迅猛变化有关。

  我想说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真的都只是受害者吗?

  前两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一部刚刚获奖的纪录片《Plastic China》(该纪录片制片人Ruby Chen上个月也来到了ETUx活动现场,欢迎关注她做的CNEX——十年推出近百部华人纪录片,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即可看到)。这部影片用三年的时间追踪了从美国运来的各种垃圾,是怎样在中国沿海的一些贫困的村镇里面,被全无保护措施的村民手工分拣,然后作为原材料运送到工厂,最后变成我们每天喝的饮料的包装瓶的过程。在这个故事里有拿污染过的注射器喝水的儿童,有为每月2000块的收入不要命父母,有饱受疾病折磨的村民。但这些人我们都是看不到的。我们只看到了超市货架上品种越来越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以及天猫京东的一波波大促。


  

  我们一边抱怨雾霾,一边不停的买买买。这两件事情之间看似并没有什么联系,但事实恐怕远非如此。

  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分析雾霾成因的文章,很多都来自于经得起科学考据的事实。雾霾的来源,主要是碳基燃料的燃烧、城市建筑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排放等。大家的吐槽多是针对在这些过程中,政府的监管不力、不依法办事,或者是企业的良知丧失,罔顾其他人的安危,只顾着赚钱。但我总觉得这些事情背后,并不是如此简单的因果关系。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2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雾霾笼罩大温 连串雨天正在路上 大温惨了 即将迎来酷热 还有雾霾
    《穹顶之下》十年后 中国的雾霾 消失了! 今年的雾霾,为什么来得又早、又重、又长?
    红日刷屏 大温雾霾天今天有所缓解 美国野火烟雾要来 大温雾霾或加重
    加国野火雾霾飘到格陵兰 天空漆黑 BC这些地雾霾超高风险 5千户撤离
    北美绝大部分雾霾中 大温躲过一劫 野火逼近大温要雾霾?疏散警报发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4 游客 [口.西.四.篇] 2017-01-06 10:34
    我觉得中国如果把人口控制到跟美国人口一样,问题基本就能解决一大半了,可惜现在又实行二胎了,再加上那些以“传宗接代”为己任的人,人口在100年内很难控制住!
    评论3 游客 [四.所.西.命] 2017-01-05 23:48
    我很倾佩她的勇气和无知
    评论2 游客 [喜.能.兴.箸] 2017-01-05 21:13
    作者是彻头彻尾的爱国者,自愿让自己及子孙后代做人工吸尘器。高尚。这也算是他文中观点的实践吧,做他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评论1 游客 [有.冬.游.但] 2017-01-05 18:43
    海归博士雾霾下我为何没搬回美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因为没有绿卡!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