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防霾鼻罩10天变黑 雾霾原来长这样
北京1月3日电 1月3日,记者来到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采访,观摩通过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看雾霾(专题)颗粒的实验。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左二)和工作人员一起操作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看微米级的雾霾颗粒。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向记者展示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滤芯(左)和新的滤芯。通过肉眼能观察到,使用过的滤芯已明显变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北京化工大学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介绍说,实验采用的样本是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滤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据他介绍,通过实验看到的主要是固态的雾霾颗粒,有碳酸钙、氧化铁、硫酸盐等,非固态的气溶胶则要通过另外的方式才能看到。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左二)和工作人员一起操作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看微米级的雾霾颗粒。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1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向记者展示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滤芯(左)和新的滤芯。通过肉眼能观察到,使用过的滤芯已明显变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北京化工大学的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勇介绍说,实验采用的样本是使用10天左右的防霾鼻罩的滤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据他介绍,通过实验看到的主要是固态的雾霾颗粒,有碳酸钙、氧化铁、硫酸盐等,非固态的气溶胶则要通过另外的方式才能看到。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2000倍左右,能清晰地看到附着在滤芯材料纤维上的微米级大小的雾霾颗粒。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