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蚊36天,一个基层工作者和她消失的周末

从9月开始,一种由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在广东江门蔓延,9月20日,江门市政府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打响了一场人与蚊子的“战争”。防蚊灭蚊成了全市人民的头等任务。
压力之下,基层与居民的矛盾时有发生。有工作人员未经允许进入居民家中,清理可能滋生蚊虫的绿植;也有居民在忧虑之下,决定连夜带着植物离开;基层工作人员同样在网上诉苦,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70多天。
10月25日,江门市决定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疫情防控工作转为常态化。但多位基层工作人员反映,他们的工作没有太大变化,目标依然是灭不完的蚊子。
那段时间,消杀喷雾浓郁得像云朵,在窄小的巷道、居民区、学校铺开,空气是氯腈菊酯、残杀威、倍硫磷等杀虫剂的混合物。小区的广播循环着宣传标语,“做好防蚊灭蚊,守护健康生活”。基层工作人员楚红感觉脚背一痒,一只吸了血的蚊子尸体黏在她的手心。
她收到的最新指示来自疫情防控会,“不惜一切代价,用3-4天时间灭成蚊、杀蚊卵,迅速将全市成蚊密度指数降到安全水平。”
于是,楚红的一天变成了这样:
上午:倒垃圾、消杀、灭蚊。
下午:倒积水、宣传、灭蚊。
晚上:入户发蚊香、灭蚊。
她已经数不清自己连续上班多少天了,“国庆取消休假,周末也取消。”
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一种蚊媒传播的传染病在广东各地蔓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和出皮疹。7月初,广东佛山市报告了第一起确诊病例,7月28日,佛山迎来疫情峰值,单日新增病例超过400例。
楚红在广东江门某乡镇工作。佛山出现病例时,江门也已经开展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初,她觉得这项临时的工作或许很快就能结束,江门的新增病例一直在个位数徘徊,情况并不严重。那时她的工作主要是以线上宣传、科普为主,有时周末会取消放假,她和同事们加入到一周两次的灭蚊消杀队伍里。
直到9月,灭蚊行动迎来一个猝不及防的高潮。全省新增报告的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超过90%分布在江门。9月20日,江门市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2025年10月16日,广东深圳,消杀人员在福田区的一个小区内喷洒灭蚊药水。IC photo
一场人与蚊子的战争拉响号角。Ⅲ级响应启动的第三天上午,一位市民拍下了工作人员消杀的场景,杀虫剂喷出的白雾罩住了半个小区,浓烈刺鼻的气味顺着紧闭的门窗缝隙渗进来,这位市民打趣,“在拍西游记吗?好像要升天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