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瑞幸咖啡进军纽约,能否在星巴克主场"卷赢"?

在格林尼治村一个繁忙的街角,一家深色外墙、内部装饰简朴的新咖啡店里洋溢着生气。


头戴黑色报童帽的咖啡师在吧台后安静地点着屏幕,操作灰色的方形咖啡机。只能用手机点单的顾客络绎不绝前来取餐。不需要排队。

门口的夹板广告牌上写着糖浆特调饮品的吸睛名字:生椰拿铁、丝绒拿铁、菠萝冷萃和粉红日出。

入口上方是几个白色英文字:Luckin Coffee。

“跟别的店不一样,”18岁的阿里·伯恩鲍姆说,他住在上西区,上个月在TikTok上看到这家店后专门过来探店。“很酷,也很时尚。”

瑞幸在纽约可能还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但不到十年前创立于北京、全球拥有超2.6万家门店(几乎全在中国)的瑞幸已经凭借以高效的手机点单系统、创意饮品和丰富折扣为核心的未来零售模式称霸本土市场。

现在,它来到了咖啡巨头星巴克的诞生地——美国。今夏这家中国企业在曼哈顿连开四店。格林尼治村门店距不久前闭店的星巴克仅隔着一个街区。

过去几年,瑞幸和星巴克在全球展开激烈竞争。在中国,瑞幸已超越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连锁品牌。如今的悬念是:瑞幸能否在星巴克的主场挑战它?

31年前,星巴克声势浩大地降临纽约,在上西区一角开了一家近280平方米的旗舰店后,迅速征服了这座城市。纽约客为其温馨的国际风情、友好的咖啡师和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所倾倒。

它在曼哈顿遍地开花,许多门店直接开在现有咖啡馆的旁边。

但星巴克已不复昔日进取之势。销售增长疲软,难以适应手机点单时代,还受到许多小型精品咖啡连锁品牌的冲击,比如纽约本土的Variety Coffee、Café Grumpy,以及私募支持的Blank Street Coffee等。

瑞幸2017年在北京创立,之后迅速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的咖啡之王。它不仅提供大量由阿拉比卡咖啡豆制作的创意拿铁,更推出了一款游戏化应用程序,以令人上瘾的优惠券推送吸引用户。

6月30日瑞幸登陆纽约,两家首店一家位于第六大道的诺玛德,距星巴克一个街区;另外一家在阿斯特广场附近的格林尼治村,而有着近30年历史的星巴克一家星巴克大门店在去年夏季闭店。

8月下旬第三家店落户地狱厨房,往南一个街区也有一家星巴克;第四家进驻金融区,与星巴克门店相距百米。

对星巴克来说,瑞幸的到来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家西雅图巨头成就了对手。

过去25年间,星巴克激活了曾经沉寂的中国咖啡市场,攻克了这个长期以来茶文化主导的国度。

但此后,该连锁品牌在中国受挫。瑞幸登场后迅速领跑,即便创立三年之际它曾经出现重大财务丑闻,导致管理层大换血。

企业数据显示,瑞幸在华门店数已是星巴克的三倍。据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统计,虽然中国仍是星巴克第二大市场,但份额已从2017年的40%降至去年的14%。


瑞幸在华门店数已超越星巴克北美门店数总和。不过星巴克全球门店超过4.1万家,仍然领先瑞幸。

瑞幸在美国的布局迄今为止或许仍很有限,但野心却不容小觑。

瑞幸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7月底的财报电话会上对投资者表示,公司在美国的扩张将会循序渐进,目前仍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

同月,瑞幸在Instagram上的帖文则显得更为激进,称其在纽约的首批门店“仅仅是个开始”。

瑞幸拒绝详述进军纽约市场的计划,但声明中将承诺为美国咖啡文化注入“新活力”。

星巴克并没有对瑞幸的到来予以直接评论,而是在一份声明中称自己的门店融合“便捷性、联结感与工艺——不仅提供高品质咖啡,更营造温馨体验”。

在咖啡店的经营理念上,瑞幸和星巴克几乎没有共同点。

星巴克长期以来一直秉承霍华德·舒尔茨的愿景:把意式咖啡馆带到美国,打造所谓的“第三空间”——家和办公室之外,人们可以与朋友小聚或闲阅报章的地方。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饮酒与7癌症明确相关 纽约市卫生局最新报告 纽约女子多次拒清狗便 邻居做海报让她臭名远扬
    《纽约客》丨人工智能要来接管文化了 川普:将向朱利安尼颁发勋章 纽约史上最伟大市长
    纽约时报:中国购物中心建设热潮背后的繁荣与困境 81岁前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车祸,重伤
    纽约华裔医生迷奸、性侵8名女性 承认7罪判囚24年 特朗普将向芝加哥纽约派兵?奥巴马警告
    强迫移民掀衣露胸 纽约州边境人员获刑一年 纽约时报:美国的人工智能未来能否战胜中国的绿色革命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