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 热帖:中国年轻人为何不再热衷于买房了?

“六个钱包论”影响深远


着名的“六个钱包论”最早由经济学家樊纲在2018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出,他说:“如果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六个钱包’能凑够首付,那还是买房比较好。”

尽管该理论看似“务实”,但其负面影响深远:

1. 加剧家庭财务风险

动用“六个钱包”凑首付,这意味着一对年轻人为买房而不惜耗尽三代人的积蓄,导致整个家族财务抗风险能力大幅下降。遇上了这几年的房价下跌叠加上收入减少,部分年轻人可能面临断供,连带影响整个家族财务状况。

2. 扭曲社会财富分配

过去的若干年,国内的社会财富向房地产集中,而家庭财富也过度沉淀在房产上,这都会抑制消费和实体经济投资。而且持续的高房价让大城市无房家庭难以上车,阶层固化加剧。

3. 透支年轻人未来

高于实际能力的房贷月供款迫使年轻人在选择职业以薪酬为导向而非兴趣与爱好,抑制创业和职业转型,而房贷还款占家庭收入比重过高(前几年部分城市一度超50%),直接压制婚育意愿和消费能力。

4. 助推房地产泡沫

前几年的“六个钱包”支持年轻人买房,虽然短期刺激购房需求,但长期看,当“六个钱包”耗尽后,市场购买力难以为继。而且导致家庭负债率显着攀升(中国居民杠杆率超60%),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

尽管中国家庭依然普遍重视房产,而传统观念认为“有房才有家”,结婚、落户、子女教育等均与房产绑定,父母也多愿意倾尽积蓄支持子女购房;但是,新的一代年轻人也终于想明白了,他们不再愿为买房牺牲消费、旅行、创业等生活体验,更不愿意背负三代人的压力去接盘高房价。

性价比高,才是硬道理

尽管经历了三年多的持续下行,目前国内不同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依然畸高: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普遍超过30倍(如深圳达35倍),二三线城市也多在15~20倍,年轻人靠自己的收入凑齐首付并不容易,而且买房后月供压力大。

加上就业与收入的“钱景”不太稳定,年轻人更倾向保留现金应对风险,而非透支未来30年收入买房。

与买房相比,租房的性价比要高得多了。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租售比超1:600(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买房出租普遍需要50年以上的租金才能回本),年轻人更多地选择租房居住,而将富余的资金用于教育、健康、娱乐等即时满足型消费,而非长期负债。


新一代(尤其Z世代)更看重居住品质和便利性,而非产权。长租公寓、共享社区等模式兴起,满足了“拎包入住”需求,逐步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在投资理财方面,年轻人更愿投资基金、股票、数字货币等流动性强的资产,而非变现周期长的房产。这显然也是性价比更优的选择。

既然年轻人都不再热衷于买房了,那么我们又得回到下面的灵魂之拷问了——房价究竟何时才能见底?



究竟何时才能见底?

从国内各一线城市的房价趋势走向来看,下行之势都有放缓的迹象,请看下图: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霉霉订婚 保守派KOL劝她顺从丈夫 少买房子多生娃 在这买房太羞耻?加国买家纷纷抛售
    时事评论:房企对年轻人买房存在重大误判 买房花违约 加国华人买家损失百万
    78岁退休老板"卖房住高级养老院" 下场超凄惨 不买房也不跳槽!美国流动性正陷入停滞
    新盘!列治文中心超值学区房诚意卖 加拿大人买房的五大禁忌 你如何看
    2025年美国买房最昂贵的十个地方 81岁爸恋73岁女"认识4天帮她买房" 女儿气炸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