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於762年,他的朋友圈卻傳到了2025年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叁松。

當然,李白不是每次都撲空,他曾去拜訪峨眉山的著名琴師、蜀地僧人濬,欣賞那如同萬壑松聲般的琴曲,心情好像流水淌過壹樣暢快,寫了這首伍律《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隋·展子虔《游春圖卷》。圖源:網絡

開元拾叁年(725),25歲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告別在蜀地的青澀生活,奔赴豪放不羈的人生,開啟壹段段“存交重義”的交友經歷。

當時,和他壹同出蜀的還有壹個叫吳指南的同鄉好友,贰人游至楚地,吳指南不幸病逝於洞庭湖。李白身穿喪服,伏屍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好像失去了骨肉兄弟,連路人都感同身受,他又在猛獸的虎視眈眈下守著友人的屍體,不退壹步,後來實在沒有辦法,暫時將屍身埋在了湖邊。

多年以後,李白再游洞庭,想到好友遺體尚在此地,還未妥善下葬,便懷著對友人的尊重,進行“剔骨葬”。這是壹種贰次葬的儀式,即將死者的遺骨挖出,以刀刳洗,恭謹地包裹後,再正式下葬。之後,李白背上故人的屍骨,星夜趕路,借了筆錢,將好友安葬於武昌城東。




出蜀後,李白的人生被分割為兩部分。壹方面,他追求仕途,多次投贈幹謁,另壹方面,他又信奉道家,熱衷求仙訪道。

他的仕宦經歷可以說乏善可陳,在求仙問道時卻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至交。直到晚年,仕進之路已然受阻,他仍得到道士蓋寰為其造的“真箓”,算是取得了學道生涯的“正式學位”,了卻壹樁心事。

盛唐時,道教的上清派備受推崇,在上層人士中頗具影響力,李白與該教派有著深厚的緣分。

出蜀後,行至江陵,上清派的高道司馬承禎和年輕的李白相識,結為忘年交,稱李白為他的“仙宗拾友”之壹,並給予他極高的評價:“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為此,李白寫下《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況。

多年後,李白到王屋山尋訪司馬承禎,得知老道士已經仙逝,李白看著故人留下的親筆山水畫,有感而發,手書《上陽台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拾八日,上陽台書,太白。”這是李白唯壹傳世的書法真跡,既描繪司馬承禎畫作的飄逸氣勢,也表達對司馬承禎的仰慕之情,同時,從中可窺見李白的仙人之姿。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男子為救朋友遇害,嫌疑人被鑒定有精神障礙... 加國最具人性化公司 2025榜單揭曉
    壹大批香港老牌餐飲,倒在了2025上半年 朋友欠債多年不還 他氣出癌症後悔莫及
    中國已悄然發布2025年稀土配額(圖 日本發布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中國駐日使館回應
    2025年下半年,美國經濟的叁頭"灰犀牛" 2025上半年短劇用戶近7億創新高 日觀看時長101分鍾
    2025金球獎賠率分析 登貝萊穩居第壹 男子救朋友被砍死:原本要陪女兒中考 家中.....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