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下的中國哀歌:神仙打架,殃及叁界
快餐品牌創始人向虎嗅表示。他告訴我們就在本周,他已經讓團隊嚴格控制所有門店外賣單占比。“我們的紅線是28%,任何門店如果單日外賣訂單量占比超過這個紅線,店長會被直接問責。我告訴所有人,寧肯我徹底不做外賣了,我也不想被裹挾而死。”
他算了壹筆賬:在7月這場互聯網巨頭引發的外賣大戰發生前,他門店平均單日訂單量可以達到120+,其中外賣訂單壹般占比在18%~22%。他告訴虎嗅,堂食客人壹般會在就餐時點更多的飲品或者增添涼菜,從而拉高客單價、毛利率,而他大部分門店位於寫字樓或居民區等午餐、晚餐“剛需型就餐”場景點位。“坦白講,我是靠堂食維系利潤的。”
而在7月參與到某互聯網平台的“自提外賣”項目後,他門店的平均單日訂單量峰值時期壹度達到200+,其中“真正外賣”+“自提外賣”的訂單總量占比超過了40%。在算賬後,這位創始人發現,整體利潤下降了12%以上。“壹方面,堂食變少,飲品類訂單隨之變少;另壹方面,參與活動本身定價更低,影響了利潤。”
壹家已經上市的頭部茶飲公司核心高管,也向虎嗅表示,在7月外賣大戰期間,他們也遇到了嚴重的“增收不增利”現象。
“成本增加主要體現在叁個方面:配送成本、活動和促銷成本、訂單激增後材料和人力的投入。”他直接指出,平台推出的“0元購”類促銷活動,極限壓榨了茶飲類品牌的產能,大部分品牌算總賬後發現在訂單量、收入都雙位數增長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利潤持平甚至出現利潤雙位數下滑。
在這場由互聯網平台引發的外賣大戰之中,個體店、夫妻老婆店、小商家所面臨的煩惱可能更大。
壹位資深餐飲行業研究者向虎嗅表示,他多年走訪壹線夫妻老婆店、個體小店後發現,這類小店大部分高度依賴堂食,老板和老板娘甚至不會操作手機上的外賣後台。“外賣大戰中,消費者被補貼吸引到線上下單、外賣模式。這類不善於做外賣的門店,會面臨嚴重的客流量下滑。如果只持續壹兩周還好,如果外賣大戰持續到年底,這類小店可能會死壹批。”
但戰爭似乎尚未結束。
虎嗅了解到,美團內部,業務線近期針對“自提外賣”和“0元購”兩個關鍵打法的復盤中,普遍認為這贰者是美團“實現1.5億訂單、守住行業第壹”的有效動作。有知情人士告訴虎嗅,內部對於是否能保住即時零售市場份額(含外賣)第壹、訂單量第壹非常重視,部分人員和部門有相應OKR類指標。
壹位不願具名的餐飲公司創始人講了壹個細節,在7月初,他發現自己門店被“自動”開通了某平台“0元購類活動”功能,此前該平台業務人員曾多次找他進行邀請,但他壹直猶豫。在發現被“自動”上活定後,他多次與業務員聯系,雖未得到正面解答,但被委婉告知“有業績壓力”。
7月18日,市場總局約談了美團等平台,要求相關平台規范促銷行為,理性競爭。
在這場由互聯網平台引發的浪潮之中,餐飲店、餐飲人實際上是相對弱勢的壹方,因為用戶、流量、規則都被拿捏在了平台手中,餐飲圈甚至無法找到壹個平等溝通、平等博弈的機會。因此,近期虎嗅針對7月外賣大戰對餐飲圈的真實影響,與多位餐飲創始人、小店老板、行業觀察家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精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肆位,把他們的觀點以自述形式呈現如下。

“小商家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
汪洪棟,餐寶典創始人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現在的致命問題是增收不增利。”兩天前,壹位中腰部連鎖他算了壹筆賬:在7月這場互聯網巨頭引發的外賣大戰發生前,他門店平均單日訂單量可以達到120+,其中外賣訂單壹般占比在18%~22%。他告訴虎嗅,堂食客人壹般會在就餐時點更多的飲品或者增添涼菜,從而拉高客單價、毛利率,而他大部分門店位於寫字樓或居民區等午餐、晚餐“剛需型就餐”場景點位。“坦白講,我是靠堂食維系利潤的。”
而在7月參與到某互聯網平台的“自提外賣”項目後,他門店的平均單日訂單量峰值時期壹度達到200+,其中“真正外賣”+“自提外賣”的訂單總量占比超過了40%。在算賬後,這位創始人發現,整體利潤下降了12%以上。“壹方面,堂食變少,飲品類訂單隨之變少;另壹方面,參與活動本身定價更低,影響了利潤。”
壹家已經上市的頭部茶飲公司核心高管,也向虎嗅表示,在7月外賣大戰期間,他們也遇到了嚴重的“增收不增利”現象。
“成本增加主要體現在叁個方面:配送成本、活動和促銷成本、訂單激增後材料和人力的投入。”他直接指出,平台推出的“0元購”類促銷活動,極限壓榨了茶飲類品牌的產能,大部分品牌算總賬後發現在訂單量、收入都雙位數增長的情況下,很難實現利潤持平甚至出現利潤雙位數下滑。
在這場由互聯網平台引發的外賣大戰之中,個體店、夫妻老婆店、小商家所面臨的煩惱可能更大。
壹位資深餐飲行業研究者向虎嗅表示,他多年走訪壹線夫妻老婆店、個體小店後發現,這類小店大部分高度依賴堂食,老板和老板娘甚至不會操作手機上的外賣後台。“外賣大戰中,消費者被補貼吸引到線上下單、外賣模式。這類不善於做外賣的門店,會面臨嚴重的客流量下滑。如果只持續壹兩周還好,如果外賣大戰持續到年底,這類小店可能會死壹批。”
但戰爭似乎尚未結束。
虎嗅了解到,美團內部,業務線近期針對“自提外賣”和“0元購”兩個關鍵打法的復盤中,普遍認為這贰者是美團“實現1.5億訂單、守住行業第壹”的有效動作。有知情人士告訴虎嗅,內部對於是否能保住即時零售市場份額(含外賣)第壹、訂單量第壹非常重視,部分人員和部門有相應OKR類指標。
壹位不願具名的餐飲公司創始人講了壹個細節,在7月初,他發現自己門店被“自動”開通了某平台“0元購類活動”功能,此前該平台業務人員曾多次找他進行邀請,但他壹直猶豫。在發現被“自動”上活定後,他多次與業務員聯系,雖未得到正面解答,但被委婉告知“有業績壓力”。
7月18日,市場總局約談了美團等平台,要求相關平台規范促銷行為,理性競爭。
在這場由互聯網平台引發的浪潮之中,餐飲店、餐飲人實際上是相對弱勢的壹方,因為用戶、流量、規則都被拿捏在了平台手中,餐飲圈甚至無法找到壹個平等溝通、平等博弈的機會。因此,近期虎嗅針對7月外賣大戰對餐飲圈的真實影響,與多位餐飲創始人、小店老板、行業觀察家進行了深入交流,並精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肆位,把他們的觀點以自述形式呈現如下。

“小商家受到的負面影響更大”
汪洪棟,餐寶典創始人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