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确定摆在眼前,他们为何仍然选择赴美留学?

本科学校并不太亮眼的王琪,想通过在美读一所排名靠前的高校,为自己的简历增色。“相较于其他国家,对于我们这种成绩不算是非常顶尖,而且不打算冲博士的人来说,美国有大量的好学校和各种各样的项目可以选择。”但她直言,家里一度也曾纠结,如果没有申请到康奈尔,还要不要去美国,要不要考虑别的国家。“美国留学的性价比确实在降低。”王琪冷静地分析。


刘宇毕业那年,同学里超过70%的人选择了毕业后直接回国。

在美工作数年后回国,刘宇很快找到了新工作。在求职面试过程中,他有一个清晰的感受:“没人会因为你留过学夸你,没人特别在意你是哪个学校毕业,更不会因为你有美国留学和工作经历就给你套上光环,只看重你做了什么事。”

这种“祛魅”,反而让他更珍视留学带给他真正的内核价值。“我在美国的时候,没有一天放弃过思考:如果有一天我要回国,我能干什么?”他把这种持续思考未来、主动规划人生的能力,归因于留学经历对他的塑造。他自称不仅在学习专业知识,更在时刻观察和对比国内外的发展、行业的变化、就业市场的动向,“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去找什么样的工作都很清楚”。

对于浩而言,留学带给他最核心的财富,是“学会如何学习”。“美国的教育方式跟中国很多地方都不太一样。教授在课堂上只会讲很小一部分”,大量的知识需要自己课后去消化和拓展,“尤其到了真正的科研岗位,你会发现,一个人之前所能积累的知识是有限的,而知识本身又在飞速不停更新迭代。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找材料,如何去研究,如何去找人,什么时候该找什么样的人去寻求帮助,在整个留学过程中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于浩觉得,这些收益也一直延续到了工作中。

在越来越多人用投资回报率来衡量留学的今天,于浩更愿意从人生体验的维度去理解其价值。于浩说,留学留下的印记和带来的回报,不应该单纯用金钱数字或者地位高低去衡量。“它是我人生当中的一部分,也是构成我现在意识的重要一部分”,参与塑造了认知、视野和价值观。他庆幸在年轻时获得了这样一个“拓宽人生宽度”的机会,得以亲眼观察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如何生活、如何思考、如何应对挑战。这让他更坚定了自己未来想走的路。

然而,于浩的经历也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警示。他回忆起几年前的一天,自己在校园里跑步。突然,一个陌生的白人中年男子冲过来冲他吼道:“滚回去!” 这突如其来的恶意攻击,并非来自极端分子,而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美国民众,让于浩第一次在这个国家感到了真实的恐惧。“我很愤怒,因为这是我的学校,而且我并没有做任何事。我也很害怕,因为我是一个留学生,我不是美国公民,如果他真的攻击我或者怎么样,如果执法机构不站在我这一边,我一点办法都没有。”这段经历让他觉得,在当下选择赴美留学,必须将潜在的政治和社会风险纳入最现实的考量。“它是真真正正会反应到你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且不是你个人能够对抗的,你没有办法去忽略它。”

但恰恰是现在这个时刻,顾欣旖觉得,这是一个契机,迫使每一个打算留学、正在留学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留学的目标,“想要什么?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未来能够干什么?”


8月,胡旋即将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弓没有回头箭”,最近她时常用这句话安慰自己。

“政策可能还会变化,我没有办法去控制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况且,控制权确实不在我手里。”她所能做的,就是专注于规划眼前的事,为即将到来的PhD生涯做好准备。

(除顾欣旖、马颖毅外皆为化名)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川普过招,《华尔街日报》为何不听话? 缺钱的中国留学生 涌向"穷鬼留学天堂"
    与中美谈判时 为何欧洲话语权弱"爆"? 暴增40倍 俄国为何突然大量进口中国土豆?
    温哥华被冷落 为何大牌歌星都不来了 他是阿黛尔男友 NBA传奇经纪人为何看好中国球员?
    川普为何像对待中国一样对待欧洲 阿富汗"性出口",为何屡禁不止?(图
    被约谈背后:外卖之战为何打得如此激烈? 在印度空难中失去挚爱的父亲:"他们是我的一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