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欧洲痛苦不堪的入侵物种 却在中国快被吃绝种

洋姜,又名鬼子姜,“入侵”欧洲后泛滥成灾,即便欧盟每年咬咬牙,拨款超10亿欧元治理也无济于事。


洋姜的出现让欧洲痛苦不堪,但在中国,野外洋姜早已濒临绝种,我们表示:“根本不够吃!”

同样是外来入侵物种,为什么洋姜在欧洲和中国的遭遇,却有天差地别?

洋姜的学名叫“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高1~3米,老家在北美洲,对土壤要求很低,除了酸性土壤,沼泽和盐碱地之外,其他土壤都能生长,在路边、田野间或者废墟旁都能看到洋姜的身影。

17世纪,欧洲将洋姜作为观赏性植物引入,但随后却一发不可收拾,洋姜很快在欧洲泛滥成灾。





为什么会这样?

洋姜对土质不挑剔,并且具备耐寒、耐旱、耐贫瘠等优点,强大的生存能力,注定了其拥有“泛滥”的基础。

一株洋姜的根系蔓延面积高达500平方米,单株块茎能分裂50个以上,种子还能通过风雨传播,轻松实现跨区域占领。


成年洋姜高度动辄超过2米,其硕大的身躯会遮挡阳光,并且洋姜还是密集型植物,这就导致有洋姜的地方,其他植物很难茁壮成长。

欧洲每年要花10亿以上欧元治理,因为不治理不行,除了本土植物多样性降低外,洋姜的根系甚至还会破坏地下管道,例如水管、电缆等,维修费用也是一笔巨大开支,或者破坏建筑地基。

但是,洋姜这玩意很无赖,地面部分被清除后,只要还残留着地下块茎,等来年一场春雨,又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洋姜。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摆脱美国束缚 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新加坡召集军事单位联合因应"疑似中国"黑客网攻
    中国最大超级工程开工 相当于10个港珠澳大桥 中国机器人3分钟就能自行换电 24小时不间断工作
    保全球主导地位 中国对这一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微软表示:将确保中国员工不再为美国防部提供技术支援
    中国记协何时最勇敢?在安全的时候 胡锡进:中国边境开建世界最大工程,印度别悲戚戚
    中国一家3代都患癌 医生:被这1致命习惯害惨 只用一招就打败你 中国女篮被日本队上了一课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