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裔在美國影響力越來越大 種族仇恨也隨之而來
印度移民增加,印度裔在美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種族仇恨也隨之而來。

壹座宛如城堡的白色建築,象征著印度裔在美國崛起的力量。
這座建築坐落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沿著美國東海岸主幹道——95號州際公路向南行駛壹個小時即可抵達。
2023年,那裡由斯瓦米納拉揚教團修建的阿克夏達姆神廟於2023年對外開放,目前已接近完工。神廟自2010年代開始動工,是西半球規模最大的印度教寺廟。
在阿克夏達姆園區內,從印度進口的白色大理石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人們可以在神像前打坐冥想,或進行瑜伽練習。
據報道,這個工程的部分建設費用由捐款支持,估算總成本至少為9600萬美元。整個項目從概念設想到動工建設,有大約1萬人參與了志願工作。
即便對“移民國家”美國來說,印度裔的崛起也格外顯眼。在過去拾年左右的時間裡,每柒位移民中就有壹位來自印度,比例在各國中最高,超過了委內瑞拉和中國。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移民政策研究所援引美國商務部數據稱,2023年美國的外籍人口達到4783萬人,較2013年增加了648萬人,其中印度裔約占87萬。
印度裔在美國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正穩步擴大。硅谷聚集著大量印度科技人才。2024年,有六位印度裔美國人當選或連任聯邦眾議員,創下歷史紀錄。
相比之下,2013年時,美國國會中才迎來第壹位印度裔眾議員。
印度裔美國人的壹大特點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較高,約為18萬美元,比華裔或日裔的13萬美元高出約40%。許多印度裔從事薪資優渥的行業,例如科技、醫療、制藥和咨詢。
根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皮尤研究中心數據,在2023財年獲得批准的高技能專業人士H-1B簽證申請者中,超過70%出生於印度,中國則遠遠落後,僅占12%,其他國家占比均未達到2%。
印度的傳統種姓制度,部分解釋了印度移民在美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現象。
這個制度源自印度教,而印度教是印度約80%人口信仰的宗教。盡管印度憲法明文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但這壹制度至今仍深刻影響著社會結構。
不少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人,是為逃離種姓制度的影響。
其中壹個趨勢是,有些人進入信息技術領域以躲避歧視。按照種姓制度,壹個人的社會地位通常與其職業掛鉤。某壹職業象征著特定的地位,家庭世代從事同壹職業,形成固定的等級體系。
而信息技術和軟件工程作為相對較新的職業領域,並不與任何種姓地位掛鉤。
因此,許多不滿種姓制度的優秀人才紛紛投身這壹行業,推動了印度IT行業的發展,也有不少人因此前往美國。
還有壹部分人移民,是為了躲避印度政府為幫助低種姓群體而實施的平權措施。
在美國的印度裔中,有不少婆羅門出身的人。婆羅門是印度種姓中地位最高的壹層,傳統上從事學術和祭祀工作。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敗給特朗普的前副總統哈裡斯,以及正在競選俄亥俄州州長的億萬富豪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都有婆羅門背景。
20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啟動“預留制度”,為低種姓群體保留部分教育和政府職位名額。壹些高種姓人士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機會”,因而轉向美國尋求發展。
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阿維·杜金納佩迪的家庭就是這種情況。他表示,父母“覺得自己被平權制度虧待了”。
杜金納佩迪出生在海得拉巴,在新加坡讀完高中,曾申請進入印度聲望很高的國家行政服務系統。但他的父母擔心“反向歧視”會影響他在嚴格的篩選中脫穎而出,最終說服他赴美深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日經報道說,隨著
壹座宛如城堡的白色建築,象征著印度裔在美國崛起的力量。
這座建築坐落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沿著美國東海岸主幹道——95號州際公路向南行駛壹個小時即可抵達。
2023年,那裡由斯瓦米納拉揚教團修建的阿克夏達姆神廟於2023年對外開放,目前已接近完工。神廟自2010年代開始動工,是西半球規模最大的印度教寺廟。
在阿克夏達姆園區內,從印度進口的白色大理石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人們可以在神像前打坐冥想,或進行瑜伽練習。
據報道,這個工程的部分建設費用由捐款支持,估算總成本至少為9600萬美元。整個項目從概念設想到動工建設,有大約1萬人參與了志願工作。
即便對“移民國家”美國來說,印度裔的崛起也格外顯眼。在過去拾年左右的時間裡,每柒位移民中就有壹位來自印度,比例在各國中最高,超過了委內瑞拉和中國。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移民政策研究所援引美國商務部數據稱,2023年美國的外籍人口達到4783萬人,較2013年增加了648萬人,其中印度裔約占87萬。
印度裔在美國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正穩步擴大。硅谷聚集著大量印度科技人才。2024年,有六位印度裔美國人當選或連任聯邦眾議員,創下歷史紀錄。
相比之下,2013年時,美國國會中才迎來第壹位印度裔眾議員。
印度裔美國人的壹大特點是家庭年收入中位數較高,約為18萬美元,比華裔或日裔的13萬美元高出約40%。許多印度裔從事薪資優渥的行業,例如科技、醫療、制藥和咨詢。
根據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皮尤研究中心數據,在2023財年獲得批准的高技能專業人士H-1B簽證申請者中,超過70%出生於印度,中國則遠遠落後,僅占12%,其他國家占比均未達到2%。
印度的傳統種姓制度,部分解釋了印度移民在美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現象。
這個制度源自印度教,而印度教是印度約80%人口信仰的宗教。盡管印度憲法明文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但這壹制度至今仍深刻影響著社會結構。
不少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人,是為逃離種姓制度的影響。
其中壹個趨勢是,有些人進入信息技術領域以躲避歧視。按照種姓制度,壹個人的社會地位通常與其職業掛鉤。某壹職業象征著特定的地位,家庭世代從事同壹職業,形成固定的等級體系。
而信息技術和軟件工程作為相對較新的職業領域,並不與任何種姓地位掛鉤。
因此,許多不滿種姓制度的優秀人才紛紛投身這壹行業,推動了印度IT行業的發展,也有不少人因此前往美國。
還有壹部分人移民,是為了躲避印度政府為幫助低種姓群體而實施的平權措施。
在美國的印度裔中,有不少婆羅門出身的人。婆羅門是印度種姓中地位最高的壹層,傳統上從事學術和祭祀工作。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敗給特朗普的前副總統哈裡斯,以及正在競選俄亥俄州州長的億萬富豪維韋克·拉馬斯瓦米,都有婆羅門背景。
20世紀50年代,印度政府啟動“預留制度”,為低種姓群體保留部分教育和政府職位名額。壹些高種姓人士覺得自己被“剝奪了機會”,因而轉向美國尋求發展。
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阿維·杜金納佩迪的家庭就是這種情況。他表示,父母“覺得自己被平權制度虧待了”。
杜金納佩迪出生在海得拉巴,在新加坡讀完高中,曾申請進入印度聲望很高的國家行政服務系統。但他的父母擔心“反向歧視”會影響他在嚴格的篩選中脫穎而出,最終說服他赴美深造。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