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脫鉤?紐時:台商赴中誘因仍強




▲ 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拾講。

美媒《紐約時報》7日以「台灣經濟真的能與中國脫鉤嗎?」為題報導,台灣積極推動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但此舉恐怕代價高昂。總統賴清德呼吁半導體企業停止與中國往來,選擇與民主國家建立供應鏈,但這不僅挑戰重重,也將對台灣帶來經濟沖擊。

報導指出,中國多年來壹直是台灣最重要貿易伙伴與生產基地。盡管北京視台灣為其領土壹部分,許多台灣企業仍選擇在中國設廠、生產與銷售,如今民進黨政府盼能降低這種依賴。

台灣政府上月通知台灣企業,需申請許可才能向華為與中芯國際(SMIC)出售產品。此舉與美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的目標壹致,也突顯台灣被夾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處境。

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指出,台灣執政黨希望被華府視為可靠盟友,為此不惜承受短期經濟損失。但台灣企業多年來幾乎將所有海外投資都流向中國,包括台積電與鴻海等大型科技公司,皆仰賴對中制造與銷售成長。若試圖脫鉤,台灣恐怕付出高昂代價。


報導分析,兩岸經濟緊密相連壹直被台灣視為對中國侵略的威懾,卻也是中國對台施加影響的壹種方式,這種連結是雙向的。

專家認為,兩岸經濟全面脫鉤將拾分困難。中國仍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尤其是半導體領域,且台灣在安全上仰賴美國支持,但美國總統川普批評台灣搶走美國半導體優勢,並要求大幅提升軍費。

《紐時》指出,台灣未來與川普政府互動過程中,向中國出售科技設備可能持續成為摩擦與協商來源。盡管台灣面臨與中國脫鉤的壓力,仍有強大誘因吸引企業持續赴中國發展。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壹下您的意見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破紀錄!洛杉磯野火經濟損失為全球歷史上最慘重 中國商務部:經濟面臨"非常嚴峻復雜的局面"…
    官媒:鏈博會境外展商美國最多 脫鉤走不遠! 最近的年輕人,流行"經濟上行的美"?
    2025年下半年,美國經濟的叁頭"灰犀牛" 德語媒體:經濟施壓無法令北京屈服
    中美脫鉤加劇 在華美企新投資創歷史新低 華爾街大型銀行稱美經濟具韌性 衰退風險較4月降
    經濟不確定性致溫村豪宅銷量暴跌 千億產業崩塌夜:泰國醫生處方殺死大麻經濟?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