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國際學校,才感受到信息繭房的恐怖

由於工作原因,這些年來,我接觸到了大量的上海家庭,有非常明確要去出國留學的,也有對是否要參加中高考搖擺不定的。


也正是這樣,我愈發感受到信息繭房的恐怖之處。

“信息繭房”這個概念在國外也有相似的描述,學術屆中,用得比較多的有倆詞——filter bubble 過濾器氣泡和echo chamber回音壁。

中文的表述往往有其背後的深意,但在信息繭房這個詞上,似乎不夠貼切。

繭,以柔軟的蠶絲包裹;房,肆周有壁可以遮風擋雨的居所。

繭房,蠶吐絲將自己層層包裹住,從這裡看來,尚且還有“破繭成蝶”的美好寓意。

而作為家長,如果被信息桎梏住,就有點“不妙”了。

“擇校觀”趨於單壹

前不久,和在國際學校的朋友交流,聊到這幾年工作後的變化。

在壹個觀點上,我們出乎意料地達成壹致:現在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正在趨於單壹化。



拾年前,國際學校“出口”是不太明朗的,有新開學校招生的時候甚至沒有成績,但是還是有不少家長積極地報名。

這樣的家長往往本身是“海歸”,要麼就是高知家庭,希望選擇國際教育,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壹樣的成長路徑。

現在,選擇國際學校的家長依舊不減,甚至可以說是更多了,但是,家長們的關注點正在變化。

留學圈有壹個段子,意思大概是東亞家長的眼裡,海外大學只有叁種:藤校、G5和其他。

放在國際學校裡,情況也出奇地壹致。




圖源:小紅書@咬口鴨鴨

現在有的家長,把壹紙大學offer的分量看得太重。

至於孩子在學校裡學到了什麼,是不是孩子適合的,不是特別重要;未來想要從事什麼專業,也不那麼重要。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幾拾萬、幾百萬的國際教育巨款砸下去,總是想要看到些水花的。

但是,“選校觀”向單壹化演變後,壹系列的連鎖反應正在發生。

學校宣傳變味了,以前校長總愛和家長談教育理念,談育人目標;現在,理念談得少了,成績談得多了。

近年來,有學校升學數據造假、ED錄取後毀約等事件背後,都是價值觀單壹化的“果”。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壹頁123下壹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延伸閱讀
    70元的"萬能遙控器"能開學校大門 稱"不會發現" 西班牙因與華為簽訂存儲司法竊聽信息合同受質疑
    印度首都在內多城60多所學校同日收到"詐"彈威脅 西藏寄宿學校裡不會說藏語的"中國娃"
    美州長向北京發出明確信息:猶他不容買賣 女生年年考第壹,母親和老師被揭潛入學校偷試卷
    普京:俄羅斯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正在逐步恢復 警方附近搜查 大溫這學校暫時停課
    趙文卓大女兒瑞士貴族學校畢業,驚艷亮相成績優異 美眾議長:與特朗普爭執後 馬斯克手機換號不回信息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歡迎您發表您的看法。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