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晃:活出自己的德行是需要Battle的
中國自己的文化和審美裡頭尋找靈感,發揮好贰次創作,少貼標簽。
100
從壹個觀察者和先行者的視角,你認為中國設計師品牌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例子?
洪晃
這個問題需要做些調研才可以回答。記得有人說Zara開店的前提是壹個城市的人均GDP要達到壹個數。我想同樣的量化標准對中國設計師品牌也是可以有的,只是我不知道是什麼。
作為認知背景,我想是對時尚的認識以及對本土時尚文化的參與感,我覺得有壹個很關鍵的轉折就是要有壹群人想用服裝表達性格,而不只是立壹個高大上的人設。
中國其實至今仍然是服裝工業大於時尚工業。制造是我們的強項,但是通過建設品牌創造情緒價值獲取更豐盛的利潤額,反而不是我們的強項。最初的中國時尚其實是歐美大品牌的天下,全國最好的商城裡最好的位置肯定是國際大牌的。時尚品牌最喜歡的紙媒也是歐美的叁大刊——BAZAAR、Vogue、Elle ,廣告公司也是歐美的。時尚廣告和話語權歐美公司做了壹個閉環,說得不好聽壹點,國人只有買單的份。
這倒讓我想起來在紙媒很火的時代有壹個傳說:有個編輯部找了壹群明星拍片子,拍完之後吃飯,明星們挑了壹個很貴的餐廳,編輯很為難,這時候壹個明星說,叫某某某來吃飯,然後他會付款。基本上中國時尚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是這樣。
改變這個局面的是銷售渠道的改變,淘寶出現以後,中國消費者都跑到網上去了,這反而給中國品牌和設計師壹條活路。線下劃地盤,中國品牌沒法和國際大牌較量,但是網上沒有國際大牌賣東西,反而成了中國品牌的天地。
這個渠道讓壹批在線上做得風生水起的中國設計師在沒有強大金融支持的情況下盤活了,比如Ms. Min。這些品牌在長大之後開始用設計來表達他們的生活感想,比如Ms. Min有壹條格子的旗袍式的連衣裙,靈感來源於她小時候穿過壹條相似的外婆的旗袍。這個時候中國設計師就把自己的情感帶入她們的設計,我覺得就好玩了。
100
是什麼動力讓你創立“薄荷糯米蔥”這樣壹個中國設計師品牌集合店,當初的時機成熟嗎?
洪晃
我做事壹般沒有太多規劃,有些事歪打正著,也有太多歪打不正著的事,薄荷糯米蔥就屬於後者。
我壹直想做好的雜志內容,但國外的時尚資源夠不著。我提出要采訪某個品牌的大設計師,對方給我20分鍾已經很牛逼了,但20分鍾能聊什麼呢?我認識國外的壹些編輯,不壹定是大刊編輯,他可能跟這些設計師上同壹所設計學院,住在巴黎或倫敦相鄰的街區,隨便可以約個咖啡把采訪做了。和國外設計師達成這種程度的了解是我做不到的。
但我和中國設計師可以,他們就生活在我身邊,雖然還沒名沒姓沒錢,但我辛辛苦苦賣雜志廣告賺來的錢,壹定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很想看到中國設計師自己會生發出什麼樣的設計來。
我先是在雜志上采訪中國設計師,身邊朋友看了之後覺得不錯,問我上哪兒買?我記得最逗的是邱昊,我問他到哪兒買,他說你把我手機號給他們,直接找我訂就行了。
中國的零售業還是很卷的,以當時這些設計師的資金背景,進百貨商店很遙遠。正好當時太古裡地產要給我壹個空間,我就開店了,連任何做零售常規的商業規劃都沒做,那時候來逛的人遠比實際購買的人多。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這是洪晃對年輕設計師的壹句勸誡。她倒是願意看到設計師從100
從壹個觀察者和先行者的視角,你認為中國設計師品牌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有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例子?
洪晃
這個問題需要做些調研才可以回答。記得有人說Zara開店的前提是壹個城市的人均GDP要達到壹個數。我想同樣的量化標准對中國設計師品牌也是可以有的,只是我不知道是什麼。
作為認知背景,我想是對時尚的認識以及對本土時尚文化的參與感,我覺得有壹個很關鍵的轉折就是要有壹群人想用服裝表達性格,而不只是立壹個高大上的人設。
中國其實至今仍然是服裝工業大於時尚工業。制造是我們的強項,但是通過建設品牌創造情緒價值獲取更豐盛的利潤額,反而不是我們的強項。最初的中國時尚其實是歐美大品牌的天下,全國最好的商城裡最好的位置肯定是國際大牌的。時尚品牌最喜歡的紙媒也是歐美的叁大刊——BAZAAR、Vogue、Elle ,廣告公司也是歐美的。時尚廣告和話語權歐美公司做了壹個閉環,說得不好聽壹點,國人只有買單的份。
這倒讓我想起來在紙媒很火的時代有壹個傳說:有個編輯部找了壹群明星拍片子,拍完之後吃飯,明星們挑了壹個很貴的餐廳,編輯很為難,這時候壹個明星說,叫某某某來吃飯,然後他會付款。基本上中國時尚剛剛興起的時候就是這樣。
改變這個局面的是銷售渠道的改變,淘寶出現以後,中國消費者都跑到網上去了,這反而給中國品牌和設計師壹條活路。線下劃地盤,中國品牌沒法和國際大牌較量,但是網上沒有國際大牌賣東西,反而成了中國品牌的天地。
這個渠道讓壹批在線上做得風生水起的中國設計師在沒有強大金融支持的情況下盤活了,比如Ms. Min。這些品牌在長大之後開始用設計來表達他們的生活感想,比如Ms. Min有壹條格子的旗袍式的連衣裙,靈感來源於她小時候穿過壹條相似的外婆的旗袍。這個時候中國設計師就把自己的情感帶入她們的設計,我覺得就好玩了。
100
是什麼動力讓你創立“薄荷糯米蔥”這樣壹個中國設計師品牌集合店,當初的時機成熟嗎?
洪晃
我做事壹般沒有太多規劃,有些事歪打正著,也有太多歪打不正著的事,薄荷糯米蔥就屬於後者。
我壹直想做好的雜志內容,但國外的時尚資源夠不著。我提出要采訪某個品牌的大設計師,對方給我20分鍾已經很牛逼了,但20分鍾能聊什麼呢?我認識國外的壹些編輯,不壹定是大刊編輯,他可能跟這些設計師上同壹所設計學院,住在巴黎或倫敦相鄰的街區,隨便可以約個咖啡把采訪做了。和國外設計師達成這種程度的了解是我做不到的。
但我和中國設計師可以,他們就生活在我身邊,雖然還沒名沒姓沒錢,但我辛辛苦苦賣雜志廣告賺來的錢,壹定要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很想看到中國設計師自己會生發出什麼樣的設計來。
我先是在雜志上采訪中國設計師,身邊朋友看了之後覺得不錯,問我上哪兒買?我記得最逗的是邱昊,我問他到哪兒買,他說你把我手機號給他們,直接找我訂就行了。
中國的零售業還是很卷的,以當時這些設計師的資金背景,進百貨商店很遙遠。正好當時太古裡地產要給我壹個空間,我就開店了,連任何做零售常規的商業規劃都沒做,那時候來逛的人遠比實際購買的人多。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