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肆事件] 六肆恐難重演 中共垮台後是長久動亂

現在看來,這幾句話說的基本准確,中國人的道德正義感在六肆耗盡了,其後多年,自由派知識分子和維權律師,雖然也曾壹度活躍,但畢竟經不起中共打壓,至今基本已被打散。除了極個別的正義志士(如彭立發、白紙運動女大學生),大多數中國人都已習慣了不公義的社會,與腐敗的政府勉強共處,對民主自由的政治訴求,已經相當淡漠。因此,即使今日有胡耀邦,他的被迫害和去世,也未必能引起六肆那麼大的社會風潮。
近日王丹在網上主持了壹個關於六肆成敗的討論會,出席者包括許成綱、林培瑞、胡平、張超華、鄭旭光、項小吉。胡平與張超華主要在爭論“見好就收”的話題,林培瑞講得很少,鄭旭光將當時壹些中共高層活動理了壹遍,其中不少資料很有價值。項小吉主要談他對運動的壹些看法,許成鋼教授提出壹個問題,為什麼六肆在中國失敗了,但民主運動卻在前蘇聯和東歐獲得成功,這個問題的確很值得深思。
六肆是中共建政以來規模最大的壹次民間反抗運動,她將中國傳統文化中那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發揮到極致。當時的大學生和巿民,都將國家的興衰與人民的福祉視為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冒險犯難,目的只在以個人的付出來換取整個民族的進步。
不幸中國人碰上的是中共。為什麼中國人民的政治訴求,被中共的暴力碾碎,而同樣的民主風潮,卻在前蘇聯和東歐摧枯拉朽?我的想法是,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決定的,是中國的政治現實起了關鍵作用。
六肆那時,中國打開國門只有短短拾年,中國人民的政治啟蒙只是初級階段,大部份中國人都還不明白現代政治的含義,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仍盤據在中國人生命中。六肆只撥動了學生和少數巿民的心弦,大量中國農民和產業工人都還在蒙昧之中,運動並沒有得到廣大民眾的呼應。
其次,中共是壹個打江山坐江山的政黨,老毛和中共高層滿腦子帝王思想,中共是以馬列主義為外殼,以封建主義為內核的政黨,他們說謊不臉紅,殺人不眨眼,因此中共視武力鎮壓為解決問題的不贰法門。
前蘇聯在列寧斯大林時代也相當野蠻,但畢竟他們有基督督文化傳統,到戈巴卓夫這壹代,黨的核心力量已經深度退化,與此同時,國家實力也壹天天衰弱。從蘇聯垮台的現實看,並非是蘇聯人民大規模奮起反抗,而是蘇共中央自己癱瘓了,此所以武裝鎮壓未開始,葉利欽站在坦克上振臂壹呼,整個大局就改觀。
這正如拾月革命,其實並沒有經過長時間艱苦卓絕的斗爭,只不過俄國海軍官兵往沙皇王宮壹沖,就把壹個腐朽的政權沖垮了。中國清朝末年,也是朝廷本身自行崩壞,稍經沖擊就垮台。
在上述那篇文章中,我還說過:“蘇聯和東歐最壞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中國最壞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今後中國的命運,取決於中共維穩力量和民間反抗力量兩種變量的消長,中共維穩力量不斷削弱,而民間反抗力量不斷集結,此消彼長之下,中共垮台的日子就會到來。
問題是,中國人耗盡了家國情懷,耗盡了道德正義感,現在的人都只顧眼前生活,面臨的生活困境已自顧不暇,更沒有共同的政治理想,沒有對未來中國的想像與共識,因此期望再來壹次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是不可能的。
六肆時的中共,維穩也是新課題,當時沒有武警,也沒有高科技管控手段,當時民間知識精英還相當活躍,學生中的愛國情懷還相當普遍,中共的社會控制比今日寬松。今日若有小規模的社會抗爭,中共早在其萌芽階段就會撲滅,不會讓它發展成壹股風潮。因此,今日再沒有主客觀條件去醞釀六肆學運那樣大規模的社會抗爭運動。
中共的統治走進死胡同,維穩力不從心,而積聚的民怨不斷上升,終有壹天,人民的反抗會普遍發生,但那些反抗會是小股零散的,會削弱中共基層建構,中共會在長期的社會動亂裡耗盡元氣,到那時中共管治就會失能,社會就走向失序。
未來中國不會壹夜之間從專制跨躍到民主,中國必定要經過壹段相當長時間的內亂。中央瓦解,各省獨立或聯省共治,然後慢慢尋找共識,若能談判成立壹個有民主雛形的國家體制,那屬於萬幸,若不能,就是前蘇聯的結局。
[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頁閱讀全文 |
延伸閱讀 | 更多... |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