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 "瘋搶潮"爆發!Costco廚房紙狂漲價+排隊囤貨

真的太太太瘋狂了!


川普關稅引爆“搶購”狂潮,Costco等大型超市排隊擠爆:常見廚房紙價格飛漲!

據多名加拿大華人網友爆料,Costco的Bounty廚房紙大漲價,由去年11月的$27.99/包上漲至如今的$32.49/包。

網友@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發帖稱:Costco的廚房紙都漲價到了快$33,不得不消費降級,轉而購買Costco Business Centre出售的餐館和辦公室常見紙巾,12卷僅售$15刀。

關稅生效前,線上線下爆買潮已開始!

據英文媒體Financial Post報道,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上周宣布“解放日”關稅政策後,美國消費者正在瘋狂搶購從醬油到Lululemon瑜伽服的壹切商品,以避免即將到來的大幅漲價。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從川普宣布新關稅政策後,美國各地的消費者立刻湧入商店,或開始瘋狂網購。經濟學講師Peter Atwater認為這場“關稅發布會”成為了美國民眾搶購的導火索。

近日,美國大型連鎖超市Costco引爆壹波搶購熱潮!



圖源:小紅書@順豐國際-卡加操作中心



圖源:小紅書@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在TikTok上,網友@jderouchie發帖稱:“從沒見過Costco早上開門時能有這麼多人,每個人都在談論著關稅。”



圖源:TikTok

這壹幕發生在美國華盛頓的Costco,時間是早上9:55,門口已經有不少推著購物車的顧客在排隊了。



圖源:TikTok



圖源:TikTok

其他人也表示贊同:“多年來,我們每周六早上都回去Costco購物,通常只有5個人等待,但現在大約有50個人,真的比之前擁擠了很多,太瘋狂了!”

另壹段視頻顯示,在Costco門店外有百拾來號人 ↓



圖源:TikTok



圖源:TikTok



圖源:TikTok

華人網友@翹翹Chelsea發帖稱:“Costco果然又是開始囤紙了,不知道是因為聽說漲關稅還是因為小熊紙減價,好多人都是兩叁袋的搬,架子空了很多。”



圖源:小紅書@翹翹Chelsea

來自紐約皇後區的Noel Peguero表示,他在壹天之內就花了$3000美元購買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園藝工具和其他家庭用品。他說:“現在就是囤貨的時機。”

另壹位伊利諾伊州的Reddit用戶告訴Business Insider:“以後除了生活必需品,我不會再亂花壹分錢。”他表示,水果、牛油果、茶葉這些進口產品現在已經成了“奢侈品”。

億萬富翁馬克·庫班在Bluesky社交平台上警告:“現在去沃爾瑪或大賣場大量購買日用品不是壞主意。從牙膏到肥皂,凡是你能騰出地方囤貨的東西,趕快買。就算是在美國制造的,也會因為關稅而漲價。”



圖源:51記者拍攝

根據Business Insider的調查,有人搶購了蘋果電腦、從中國進口的挖溝鏟和馬達加斯加的香草豆。還有人幹脆開始種菜,來對抗即將上漲的蔬菜價格。

Best Buy報告稱,過去壹個季度電視銷量上漲了15%,其中60英寸以上的大屏電視最受歡迎;與此同時,筆記本電腦銷量也上漲了10%。

Lululemon則在高端運動服飾方面表現強勁,其第壹季度營收激增28%,達到 19億美元。公司將這壹增長歸因於其瑜伽褲和運動內衣的強勁銷售,部分單品售價高達每件100美元以上。



圖源:51記者拍攝

Gap、Lululemon和Nike的大部分產品產自越南、孟加拉國和印尼等國家,而這些國家在新關稅政策下被征收了高達46%、37%和32%的進口稅。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CEO Steve Lamar表示:“如果這些關稅持續下去,最終肯定會由消費者買單。”

不僅美國人感受到了關稅的潛在威力,就連加拿大人跨境購物也被“重稅”!

加拿大人南下避稅反被征25%附加費:多名華人中招!

在加拿大被迫陷入與美國的關稅戰之後,超市裡很多來自美國的商品都漲價了。“不如去美國買東西吧!還能避壹避稅”,相信很多人都動起了這個念頭。然而,最近加拿大人去美國購物可沒那麼輕松了。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從3月4日開始,加拿大為了回應美國加征關稅,也對美國商品加征了25%的附加稅。

這個附加稅適用於所有進入加拿大的美國商品,無論是商業用途還是個人自用(超過免稅額度的部分)。比如說,你帶回的商品超過了1000加元的個人免稅額度,那你就得額外支付關稅、消費稅(GST),還有250加元的附加稅。



圖源:51記者拍攝

在社交媒體上,就有不少華人表示,自己跨境去超市采購,返回時確實被要求補稅了......

據多倫多華人網友@多倫多夢想家園爆料:“去trader joe買了壹堆零食,因為加拿大美國的貿易戰,海關跟我說grocery剛好包括在內,當天往返25%的稅,24小時以上每個人免稅額$200。海關還專門和我說$200過壹點,都是按全價算稅。”

網友說,自己被收了$200多刀額外稅費。



圖源:小紅書@多倫多夢想家園

哪些商品會受到影響呢?部分服飾、食品、家具、美妝、洗護用品、香水等等都在列。完整的商品清單可以在加拿大財政部網站上查到。

“按現在的匯率算,你實際上得多掏55%到60%的加幣。”多倫多大學商學院的蔡丹尼教授(Daniel Tsai)這樣說道。他認為這些新政策對加拿大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緊箍咒”,“這不過是又壹個不買美國貨的理由罷了。”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說,這項措施會壹直持續到美國取消對加拿大的關稅為止。

加拿大人赴美購物注意事項

如果我只是去美國壹日游,也要交附加稅嗎?

是的。在美國停留不到24小時的人,帶回加拿大的商品都得交附加稅。


那在美國過夜呢?

如果你在美國待超過24小時,那你就可以根據停留時間享受免稅額度,不用交那25%的附加稅了。

只要你在美國待滿24小時,你帶回的商品價值不超過200加元就不用交附加稅。比如說,你周伍晚上7點離開加拿大,那最早得周六晚上7點回來才能享受免稅。

如果你待超過兩天但不到柒天,你可以帶回不超過800加元的商品免稅,但所有商品都得隨身攜帶入境。

如果你待超過柒天,同樣有800加元的免稅額度,但除了酒精和煙草外,其它商品不再要求隨身攜帶了。此外,無論你是否攜帶商品入境,仍需如實向邊境官員申報所有購買。

還有其他免稅條件嗎?

當然有。免稅只適用於個人使用的物品,比如紀念品、禮品或家庭用品(souvenirs, gifts or household items)。商業用途的商品,不管你待多久,都得交附加稅。

而且,你不能把免稅額度合並起來用。比如說,你去美國9天,不能把兩天行程的800加元額度和柒天行程的800加元額度加起來變成1600加元。同樣,你也不能把自己的額度給別人用。

酒類產品的規定呢?

48小時以內的短途旅行,酒類和煙是不享受免稅政策的。

如果你離開加拿大超過兩天,而且到了法定飲酒年齡,那你可以免費帶回以下其中壹項:

最多1.5升的葡萄酒;

最多8.5升的啤酒或麥酒;

最多1.14升的其他酒類。

如果你想帶更多的酒,那就得交所有適用的稅費和省級附加費用了。注意:不管免不免稅,你帶回的酒都得在你入境的省或地區的限額之內。

煙草的規定呢?

煙草免稅也只適用於超過兩天的旅行。

18歲及以上,離開加拿大超過兩天的人,可以免稅帶回以下所有煙草產品:

200支香煙;

50支雪茄;

200克散裝煙草;

200支煙草棒。

如果我在美國購物後把商品郵寄回加拿大呢?

不管你是不是在網上買的,如果你在美國期間買了東西然後提前寄回加拿大,商品總價值不能超過800加元,而且包裹裡不能有酒或煙。

你得在返回加拿大後的40天內去取包裹。

你得告訴邊境官員,然後索取壹份“個人免稅申報表”。CBSA建議你保留這份表的副本,直到你收到包裹。

以現在匯率,適合南下購物嗎?

因為川普政府引發的貿易戰,現在的加元幾乎跌到了20多年來的最低點。蔡教授說,加拿大消費者在美國購物時會在匯率上“大出血”,回來後成本更高。

“加幣對美元確實貶值了很多,這大大提高了購買成本。”他說,“如果你在美國花了100美元買東西,那實際上你得付出約145加元。”

同時,加拿大政府也更新了去美國的旅行建議,強調加拿大人得“配合且如實回答”美國邊境官員的問題,還得預期“在所有入境點接受嚴格檢查,包括電子設備”。

[加西網正招聘多名全職sales 待遇優]
已經有 14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延伸閱讀 更多...
    Costco的食品貨到底能便宜多少? Costco「6大地雷商品」!網友:吃起來像塑膠...
    加拿大中產品牌紛紛破產 只有Costco越來越強 Costco疑似販售Lululemon仿冒品,挨告成"免費廣告"?
    創造860億美元驚人業績 它是Costco最強印鈔機 每周逛Costco 18款營養神仙懶人飯
    Costco實施這項新政 員工大吐苦水 Costco召回多個商品 快看你有沒有
    快看:Costco上架10款熱門新品 超高性價比 Costco上新:新品推薦11款最佳商品
     推薦:

    意見

    當前評論
    評論1 游客 [義.玉.雄.六] 2025-04-08 17:26
    可見川普是壹位非常聰明的總統,贊!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