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亡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北京城内,皆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其记录大致可信。
全文约10700字
01
陈济生是1643年七月抵京,住在城东边。十二月十九奉旨下部工作。
1644年二月二十六日,崇祯帝将原兵部尚书张国维从狱中放出来,以原官到浙江任职,目的是让他找苏松地区的缙绅要钱。
三月初一日,崇祯召对张国维。张国维说:”臣到江南,不烦陛下一夫,即有银四十万送进。“崇祯大喜。
三月初,听说昌平的驻军哗变了,四出扰民,焚劫一空,巡抚何谦将带头者枭首,随即奉命戴罪去守居庸关,而此时朝廷又接到了榆林丢失的消息。
三月初三,巡城御史奉崇祯之命,让勋卫、驸马、科道官员(即御史、给事中)等分守九门,盘诘奸细,禁止出入。为了防止官员们出逃,官员们的家眷、辎重,一律不许出城。又命大学士魏藻德加往天津调兵;方岳贡加大司农衔,往济宁督漕运,而此时贼报甚急,所以对两人的任命很快就收回了。首辅陈演、次辅蒋德璟俱准回籍,候旨出城,但并么能出城。

初四日,崇祯召集百官商讨应对策略,命襄城伯李国祯练京营兵,守西直门。钦天监这个时候上奏说:“帝星下移,百官修省,城中犹晏如也。”意思是帝星下移,但如果百官都能修身反省,尽职尽责,京城还是可以得到安宁的。兵部、督察院等衙门下令:如有获奸细一名,赏银百两。但陈济生说,北京城中的那些大官僚此时饮酒赴席者,跟平日一样,没什么变化。
初五日,前线督师李建泰来了报告,说自己生病了,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指望他了。崇祯帝再发内帑数万两,遣司礼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协守居庸关等处。
初六日,崇祯又召集群臣开会,商讨饷银之事。最后得出两个方案:一是让监狱中的前高官侯恂、董象恒、王志举、王永祚、陈睿谟、郑二阳等人,交钱赎罪。第二个是,几位大学士建议向太康伯张国纪(天启帝岳父)、嘉定伯周奎(崇祯帝岳父)等,借钱助饷。官员们又建议让旧司马张国维在江南练兵输饷。又下令总兵唐通、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俱封伯爵;刘泽清、高杰、郑芝龙俱封都督世袭,协力剿贼。
初七日,襄城伯李国祯、都察院李邦华等,纷纷上密揭请求让太子南迁,科臣光时亨等即行纠驳,此事不成。下午时候,报大同已破,而李自成大军一路上不杀不劫,以结人心,而且要求市场平买平卖,不许罢巿。
初八日,宣府城破,李自成大军势如席卷。宣府总兵朱三乐都自杀了,总督余三桂逃,知州董复、乡宦韩霖都投降了李自成。那些投降的官员,均让其视事如初,而阻挡其锋芒者皆死。
初九日,阳和城破,地方官员皆降。有载酒牵牛以前去迎接者,有预备饭菜供给者,甚至有掠百姓子女以献者。这些事情为何北京城中的官员们知道呢?因为各地的章奏中有描述。此日,大司马张国维单骑南行,城门之处的守卫更加严格了,但是只能禁止出城,对于入城没办法禁止。因为九门闹巿、布行、酒麺店很多都是山陕西、山西人,纷纷来京城,根本没办法禁止,也没办法详细盘问。
初十日,崇祯派司礼监太监徐高去太康伯张国纪、嘉定伯周奎处助饷,给两位皇亲加侯爵,想让两人为表率。徐高先到嘉定府,周奎谢言:“我哪有那么多钱?”徐高哭着和他讲道理,但周奎不为所动,徐高气愤而去,并留下了一句话:“老皇亲如此吝啬,朝廷凑不到钱,大事去矣!你留着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周奎最后捐了12000两奎。内监王永祚、曹化淳等人,捐助5万、3万两不等,崇祯帝随即颁旨嘉奖。城中不时飞马报前线敌情,傍晚十分,道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亡国,关于亡国之时的记录很多,此处以陈济生《再生纪略》、赵士锦《甲申纪事》两书为蓝本,讲述明朝亡国的那段历史。由于事发之时两人都在全文约10700字
01
陈济生是1643年七月抵京,住在城东边。十二月十九奉旨下部工作。
1644年二月二十六日,崇祯帝将原兵部尚书张国维从狱中放出来,以原官到浙江任职,目的是让他找苏松地区的缙绅要钱。
三月初一日,崇祯召对张国维。张国维说:”臣到江南,不烦陛下一夫,即有银四十万送进。“崇祯大喜。
三月初,听说昌平的驻军哗变了,四出扰民,焚劫一空,巡抚何谦将带头者枭首,随即奉命戴罪去守居庸关,而此时朝廷又接到了榆林丢失的消息。
三月初三,巡城御史奉崇祯之命,让勋卫、驸马、科道官员(即御史、给事中)等分守九门,盘诘奸细,禁止出入。为了防止官员们出逃,官员们的家眷、辎重,一律不许出城。又命大学士魏藻德加往天津调兵;方岳贡加大司农衔,往济宁督漕运,而此时贼报甚急,所以对两人的任命很快就收回了。首辅陈演、次辅蒋德璟俱准回籍,候旨出城,但并么能出城。

初四日,崇祯召集百官商讨应对策略,命襄城伯李国祯练京营兵,守西直门。钦天监这个时候上奏说:“帝星下移,百官修省,城中犹晏如也。”意思是帝星下移,但如果百官都能修身反省,尽职尽责,京城还是可以得到安宁的。兵部、督察院等衙门下令:如有获奸细一名,赏银百两。但陈济生说,北京城中的那些大官僚此时饮酒赴席者,跟平日一样,没什么变化。
初五日,前线督师李建泰来了报告,说自己生病了,言下之意就是不要指望他了。崇祯帝再发内帑数万两,遣司礼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协守居庸关等处。
初六日,崇祯又召集群臣开会,商讨饷银之事。最后得出两个方案:一是让监狱中的前高官侯恂、董象恒、王志举、王永祚、陈睿谟、郑二阳等人,交钱赎罪。第二个是,几位大学士建议向太康伯张国纪(天启帝岳父)、嘉定伯周奎(崇祯帝岳父)等,借钱助饷。官员们又建议让旧司马张国维在江南练兵输饷。又下令总兵唐通、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俱封伯爵;刘泽清、高杰、郑芝龙俱封都督世袭,协力剿贼。
初七日,襄城伯李国祯、都察院李邦华等,纷纷上密揭请求让太子南迁,科臣光时亨等即行纠驳,此事不成。下午时候,报大同已破,而李自成大军一路上不杀不劫,以结人心,而且要求市场平买平卖,不许罢巿。
初八日,宣府城破,李自成大军势如席卷。宣府总兵朱三乐都自杀了,总督余三桂逃,知州董复、乡宦韩霖都投降了李自成。那些投降的官员,均让其视事如初,而阻挡其锋芒者皆死。
初九日,阳和城破,地方官员皆降。有载酒牵牛以前去迎接者,有预备饭菜供给者,甚至有掠百姓子女以献者。这些事情为何北京城中的官员们知道呢?因为各地的章奏中有描述。此日,大司马张国维单骑南行,城门之处的守卫更加严格了,但是只能禁止出城,对于入城没办法禁止。因为九门闹巿、布行、酒麺店很多都是山陕西、山西人,纷纷来京城,根本没办法禁止,也没办法详细盘问。
初十日,崇祯派司礼监太监徐高去太康伯张国纪、嘉定伯周奎处助饷,给两位皇亲加侯爵,想让两人为表率。徐高先到嘉定府,周奎谢言:“我哪有那么多钱?”徐高哭着和他讲道理,但周奎不为所动,徐高气愤而去,并留下了一句话:“老皇亲如此吝啬,朝廷凑不到钱,大事去矣!你留着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周奎最后捐了12000两奎。内监王永祚、曹化淳等人,捐助5万、3万两不等,崇祯帝随即颁旨嘉奖。城中不时飞马报前线敌情,傍晚十分,道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