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政策] 划时代一步:中国第一个"跨性别门诊"

潘柏林,一位从业20年的整形外科医生。
2016年,他发起了国内第一个“跨性别多学科综合门诊”,为性别焦虑和性别不认同的来诊者提供专业、全面的序列医疗帮助,至今已经帮助了超过2500位跨性别者。
门诊成立以来,潘柏林经历了同行的不理解,团队也遭受了不少来自来诊者家人和外界的质疑、甚至举报。
但看到曾经焦虑、绝望的跨性别者,在这里找回希望,重新接纳自己,“我们的工作就有价值。”
6月,一条在北京拜访了这个特殊的门诊,同潘柏林和他的团队聊了聊。
以下是潘柏林的讲述。


▲ 潘柏林
“跨性别”的定义,我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会科普解释很多遍。因为这人群在社会中的可见度和接纳度都太低了。
我们老百姓普遍认为世界上只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在没有生理异常的情况下,出生的时候有哪一套生殖器,就会被指派为哪一个性别,这个通常也叫“生理性别”。
但人的心理状态是很复杂的,对性和性别的感受和认知,可能存在很多元化的表现。自我认同的性别和生理性别不完全一致,例如生理性别是男的,但是认同自己是一个女的(男跨女),又或者是反过来(女跨男),这一类人我们称“跨性别人群”。
根据联合国开发署的统计,亚太地区性别不认同的比例是千分之三,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的话,中国大概有400万跨性别者,不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