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断崖式"降级省部级高官,后来都去哪儿了?
据媒体公开报道,自十八大以来,陆续有部分省部级官员被降职降级。
2014年7月,当时的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青海省委原常委、西宁市委原书记毛小兵,江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赵智勇,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三人处分情况。
其中,赵智勇被开除党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科员,张田欣被开除党籍,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用了“断崖式”降级一词。

自此以后,对严重违纪被重处分、一降多级的领导干部,媒体均冠以“断崖式”降级的字眼。
2015年2月,中共中央纪委对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决定给予许爱民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
2016年7月,中共中央纪委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赖德荣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决定给予赖德荣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降为科员。
2018年2月,中共中央纪委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君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决定给予刘君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收缴其违纪所得。
2019年10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副书记、理事会主任刘士余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刘士余同志留党察看二年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一级调研员;终止其党的十九大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2022年12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决定给予肖亚庆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一级主任科员,办理退休手续。

从位高权重的省部级官员降为处级、科级公务员,从领导干部降为非领导职务,个中苦涩落寞的滋味,当事人自己应当有最真切的感受。
什么是断崖式降级?
因严重违纪而“一降多级”的处分,被称为“断崖式降级”。
中纪委网站曾发文介绍,通常情况下,一名干部一步一脚印,成长为省部级领导干部要很长的时间,而反过来从省部级降为处级科级,就像“一瞬间”从山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断崖式降级”这个形象说法便是这么来的。
而这些曾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会一下被降那么多级,“严重违纪”是根本原因。
中纪委曾指出,断崖式降级体现出对“四种形态”的深化运用。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分享: |
Note: | _VIEW_NEWS_FULL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