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不装了:一次正式迈向计划经济和文革的大会?

近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在山东举行企业和专家座谈会。这次会议被视为习当局首次为7月将举行的三中全会就未来经济走向对外界释放信号。当局邀请了市场派经济学家周其仁出席,引发外界各种解读。有专家认为,习近平不会走市场化的道路,他还是要搞计划经济,并以文革模式管控社会,试图以此方式来保政权和躲过危机。


中共三中全会是制定未来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按照惯例,在会前的几个月,中共最高层会通过媒体、或者在某些场合的讲话,不断对外界释放三中全会的主题方向等信号,以此试探外界的反应,同时对会议的议题做出相应调整。这次山东的座谈会,被称为市场派、自由派经济学家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受邀出席,成外界关注焦点。

专家:习或藉改革名义 搞计划经济

有文章《周其仁成为座上宾释放什么信号》在网络上流传。文中先强调了周其仁偏“右”的“私有化”主张,又列举了周其仁的偶像科斯的市场化观点,得出结论:周其仁成为座上宾,意味着深化市场化改革将继续推进。

不过,华裔经济学者李恒青对记者表示,有人称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要放大招,这次他可能真有大招,但他是要重回文革,搞计划经济,以此躲过当下的各种危机。

“习近平一定会回到文革的状态,但他不会用‘文革’的字眼,他一定会以‘改革开放新时代’等非常正面的词去包装,但实际内容,一定是强调‘党的领导’,退回到计划经济模式,一切都是为了保政权。”李恒青说,“一切都按计划经济模式,就能逼迫老百姓不敢提生活保障,不敢用市场经济模式向银行提取存款,不敢向倒闭的银行要赔偿,中共可以拖延十年再还钱等等,你要反抗,河南村镇银行取款事件就是前车之鉴,‘枫桥经验’将大行其道,以此威逼中国人就范,从而化解包括金融危机等各方面危机。”

评论人士蔡慎坤对记者也表达了相同看法,他说:“我不认为三中全会将出现大的逆转,朝着市场经济方向重新调整,因为他(习近平)现在骨子里是要回到计划经济上去,无论是现在开始的战争动员,还是挑衅整个国际社会,与自由民主世界作对,同时与独裁极权国家眉来眼去,各种迹象显示,他(习近平)是想把这个国家一步步地往过去的计划经济方向拉。”



2024年5月23日,中共党魁习近平在山东举行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这次三中全会本应在去年10月召开,直至近期才公布于7月举行,被异常地推迟了9个月之久。其背后原因,外界认为,中国现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方面遭遇困境,特别是房地产爆雷后,经济急速衰退,令当局无法拿出阻止经济快速下跌的有效政策。

蔡慎坤5月27日在X平台披露,某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危机,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已不能得到保障,将面临无法发放公务员薪水、养老金等严峻的现实问题。

蔡慎坤说,一名中部地区农业大县的老税务人员透露,今年前4个月才完成税收1,200多万元,全县公务员一万多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30多亿元人民币(约4.1亿美元),经常出现支付困难。这个县原本有几家陶瓷厂、水泥厂,每年还能贡献几千万税收,如今都倒闭了,一分钱的税收都没有了。房地产爆雷后,曾经靠卖地最多时有超过1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收入,现在也没有了。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退休人员拿不到养老金,公务员薪水也没办法发放了。

蔡慎坤用“一叶知秋”形容该地区县政府面临的严峻现实所映射出的中共地方政府正面临的困境。这个帖子在2天内超过110万人浏览,并被大量转发和评论。有评论说,“这是必然发生的结果,一直在击鼓传花,就看谁接手。”“中共国的苦日才刚开始!”“终会有一天再度出现类似‘三年饥荒’的惨烈场景。毛二(习近平)继续掌舵,这时间不会太远。”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文革复辟! 2网民仅因批评阅兵就被拘留 北大教授季羡林: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这个红二代为何说"恨死文革了"? 打假"朱德的扁担"文革中变"林彪的扁担"?
    文革标志性人物 中共首个女副总理去世 文革秘辛:宋庆龄最信任的助手为何自尽?
    毛泽民之死探秘 逃过"新疆王"者难逃文革? 中国网民失望愤怒:美国正在发生"文革"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他们看到了一场美国"文革" 严歌苓回忆 半个世纪前的的"文革元宵"是这样的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