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 临走前记录了空城上海

  


  紫金路,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2020 年,我从纽约辗转到英国老家待了一段时间,7 月回到上海,经历了 14 天的隔离后,终于可以出门了。那时候的上海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样子,很多人在户外不戴口罩了。而当我在路上摘下口罩想松口气的时候,会有人走过来告诉我要戴上。我觉得他们说得没有错,我立刻会把口罩戴上,但同时也发现这些人不会对不戴口罩的中国人提出同样的要求。我越来越觉得,我,一个外国人,一个“他们”,正变得越来越“异化”。“白人 = 美国人 = 病毒”这样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在对方喊出“口罩!”并作出一个手挡住脸的手势时,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释“我不是美国人,我核酸阴性,我打了三针疫苗”。我觉得很无辜,也很无奈。

  

  外滩招商银行,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2021 年 3 月的时候,美国开始“反对亚裔歧视”的游行和运动。针对亚裔的系统性歧视在美国一直都有,但随着新冠疫情而变本加厉了,针对亚裔的仇恨、甚至谋杀越来越频繁。我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会把对于病毒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外族”身上,好像消灭了外族就可以消灭病毒一样。

  


  外滩附近,摄于 2022 年 3 月下旬

  我在上海的经历,如果用情绪的波澜作为衡量标准:从逐渐增多的不快经历,到开始质疑、怀疑、自我怀疑,再到最后一个月几近崩溃的“沸腾”—— 这个过程并不是由一个个事件节点构成的,好像我们学历史的时候,总是说“某某事件导致了某某某”—— 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你并不能看到这些节点,那是一个缓慢加速的过程。很多时候,事件也并不是“砰”地一声开始或结束的。只是当你回顾的时候,你会去追溯,某时、某地、某事也因此被赋予了象征的意味。

  现在我已经抵达了纽约,和哥哥、嫂子还有他们的家人团聚了。如今的纽约和我上次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马路上都是感受早春天气的人,我还是会习惯性地戴上口罩,但戴口罩在这里已经不是主流。我哥哥继续拿起相机,准备在路上边逛边随便拍拍。我和他说,我一下子看到路人都露着脸,太多的脸,还有那么点不适应。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习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多多讨论的现象。等时差调好了,我想联系一下之前的那些客户,看看它们有没有拍摄需求。最近的花销确实有点多,是时候开始新的生活和工作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