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 留学者亲历:乌克兰地下生存日记

  


  文|姜婉茹 招韵玲

  剪辑|陈秀灵

  编辑|陶若谷

  哈尔科夫K大学的宿舍楼,地下室还是土坯房,没有电,四五十名学生躲在里面,靠着手机屏幕的光辨认彼此。有人把毛毯铺在纸箱搭的床上睡觉,抢不到地方的就蜷在椅子上睡。没有充电的地方,多数人玩一会手机就关掉省电,没什么人说话。装甲车在头顶开过,砂土扑簌扑簌地掉下来。

  这是留学生何熙语防空洞记忆中的一帧。每过一天,洞里手机的光亮就少几点,学生陆续走掉了,渐渐只剩下十几个人。有人说屯了食水,宿舍有网有电,没必要走,出去才更危险;有人说外面炮火太激烈,再观望一下局势。

  何熙语心里没底,她刚到乌克兰才三个月,今年22岁,还不太会说俄语,同一批留学的朋友一共9人,8人都去了首都基辅,只有自己到了哈尔科夫——乌克兰离战火最近的城市之一。炮声响起的早晨,她想上街买食物和水,又被连续的炮声和空袭警报吓了回来。犹豫到中午,一个人去了超市排队。

  人群一片静默,战斗机不时从头顶轰然飞过。排了3个小时,何熙语只抢到了一些意大利面、几袋米、一颗白菜。因为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残留问题”,乌克兰的自来水不能饮用,她又拎了两桶5升的矿泉水回家。囤好物资,何熙语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在学校宿舍和负一层地下室——也就是她的“防空洞”间垂直移动。

  在我接触的近20名中国留学生中,很多人回忆起躲在防空洞的日子,都觉得时间像是静止了。白天到外面抢购,防空警报响起时藏在里面,“乏味”“没什么可讲的”是多数人的感觉。地面上千万种不同的生活,在这里坍缩成生存——水、电、网、食物、干净、保暖、睡眠,在一些地方显得珍稀可贵。

  记忆最深的是,大家各自在黑暗中刷着手机,他们更在乎手机里的世界:交火地点、实时战报、避险警告、逃生攻略,杂乱的信息流里藏着战时的“生机”。在防空洞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制定逃亡路线。俄乌交火以来,据乌克兰官方数据,7天内约有2000名平民丧生,截至3月17日,已有超300万难民离开故土。

  战火降临的时刻,留学生们躲进唯一有安全保证的防空洞,又想尽一切办法,从那里走出来。

  二月炮火


  进入地下躲避炮火,是战火中心城市居民的共同记忆,真正感到炮火威胁生命时,人们并没有太多选择。

  “打仗了,快起来”,2月24日早上5点,张鸿被女室友尖锐的喊声吵醒时,他才睡了2个小时。前一天他跟研究生导师约定好,28日一起讨论物理实验项目,他准备了一瓶伏特加,计划见面时送给老师,那晚他学习到凌晨3点。

  他所在的哈尔科夫郊区,离局势紧张的俄乌边境只有约10公里远,一直有要打仗的传言,张鸿以为室友在开玩笑。但一阵夏日雨前闷雷般的炮火声驱散了睡意,张鸿彻底醒了。

  室友都起来了,有人提议去防空洞避险。此时炮火声已经停了,天微微发亮,居民区恢复了平日的静谧。他们想去的“防空洞”就是地铁站,走过去要十几分钟,天气很冷,张鸿磨蹭着懒得动弹,说先吃个早饭吧——他不想离开温暖的别墅,跑去除了安全“一无是处”的地下空间。

  炮火一阵一阵地响,大概每小时会有一轮,在远处闷闷地“嘣”上七八声就停了,像腹部的阵痛一样,不发作时好像无事发生。后来对炮声“免疫”了,张鸿干脆不出门,在电脑桌前打起了游戏。正开着麦跟国内的好友对战,外面响起了一轮炮声,张鸿说,“你们听外面热闹不,在打仗呢”。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8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G7承诺“加强乌克兰的防空力量” 五角大楼:有些军援几天内就能运抵乌克兰
    乌克兰警告:乌战败恐爆发第3世界大战 七国集团:乌克兰需更多防空支援
    以色列、乌克兰差别待遇? 美:「关系不同」(图) 法兰克福汇报:中国是乌克兰战争的赢家之一(图)  (1条评论)
    乌克兰战场阵亡俄军总数超过5万人 俄媒:倒戈俄罗斯的乌克兰安全局前官员险些被暗杀(图)
    俄罗斯攻势日益加剧 乌克兰亮最后底牌?(图) 基辅最大电厂遭苏-57袭击!俄向世界宣告,乌克兰..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