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 一党校教师预测了今天中国

  1978年,北京,首次全国人口理论科学研讨会上,一位名叫李广元的计算机工程师,意外抢走了一众人口专家的风头。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就业、升学等问题严峻。主流认为这与增长极快的人口有关。

  6月,钱学森门生、从事导弹研究的七机部(即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二院副院长宋健,出访芬兰,从一位国外学者那里,听说了用偏微方程描述人口模型的方法。

  从没接触过人口学的宋先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马上把模型带回国。他找到时任二院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的于景元和计算站工程师李广元,一起研究模型。

  不久后,李广元在北京大街上看到张贴的“全国第一次人口理论研讨会”的路标,喜出望外,便一路找到了会场。

  主办方纳闷搞理工的人来起什么哄,但既然来了,就列席吧,连材料也没发给他。

  李广元长相精干,热情活泼,很快就成为会上最令人瞩目的人物。在这次会议上,他与一位名叫梁中堂的山西学者有一次交锋。

  在梁发言结束后,他上前开玩笑问“你关于今后20年的人口数字是怎么算的?”梁说“用笔算的”。

  李广元一笑了之:

  “那多慢啊?用计算机简单多了。把参数向里面一代,给个指令,多少年的结果很快就打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就能算出今后一百年的人口”。

  也是这次大会后,李广元的 “高科技”征服了一众计生系统的工作者。在次年成都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人口理论大会上,李广元代表“宋健研究小组”,介绍了他们怎样用控制论的方法,测算中国未来人口。

  这个后来公布的结果是,如果按照3.0的生育率,一百年后的2080年,中国人口将达惊人的42.64亿。

  欲使今后中国人口总数不超过11亿,必须实行一胎化方案。

  更理想的数据,是保持到7亿。

  这项研究数据,在中央和民众当中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

  1980年2月,钱学森致信计生委领导,“我认为这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工作者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与社会工作者一道,共同解决国民经济问题的一个良好开端……”

  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一胎政策”成为国策。


  

  这封信初稿的起草者:

  正是宋健。

  在此,正是那位与李广元产生过交锋的山西学者梁中堂,扮演了“螳臂挡车”的角色,坚持表达反对。

  奈何他人微言轻,身份不过是:

  山西省委党校教师。

  1

  梁中堂原本钟情哲学。

  1978年,还在山西永济县虞乡镇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的他,报考了北京大学黄楠森的哲学研究生。在被黄楠森相中后。孰料7月山西省委党校领导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去党校教研室工作。梁中堂觉得进党校做哲学研究也好,不料应允后,被强行分配至经济学教研室,不久后被指定去搞人口学。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