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离开 时间就在这里请记录一切

  


  当一个美国记者真的来到了中国,真的和这里的人民成了朋友,一起吃路边摊,一起侃大山,一起在城镇乡野穿行,那么ta认知中国的框架就会增加很多维度,写出来的作品也就会更加地接地气,更加客观,更少陈词滥调,更少偏见。

  按照时间推算,此时(7月5日),何伟应该已经返回到了美国科罗拉多的家里。

  5月末,网络上就出现了何伟(Peter Hessler)未获得四川大学的合同续签的消息,随后得到了他的友人、撰稿人何雨珈的确认。前几天,何雨珈撰写了《何伟的最后一课 故事硬核》一文,记录下了何伟在中国最后的时光。

  就像20年前,何伟用《江城》一书,跨越语言、种族、国别与歧视,为世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在《何伟的最后一课》里,何雨珈也用同样平和又不乏温情的视角,从细节中展现了这个“最会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作家”,仍然是那个鲜活而可爱的模样。

  2019年,何伟重返中国,但一切已经不再如常。何伟对现实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在过去受到了赞誉,在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风凉话,试图去挖掘他的“动机”和“立场”,并说:“何伟写如此这般的内容,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

  虽然何伟离开了,但他所留下的一切仍然意义非凡,并不断让我们追问:如何观察现实、看待他人?又如何能跨越“偏见”理解不同?

  在最后一课上,何伟说,“对于非虚构写作,时间很重要。时间可以帮你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记者。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时间可以帮你记得一切;时间可以透露更多你不知道的故事和细节;故事永远也没有结束;生活在循环往复。”

  平凡普通的生活,

  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何伟本名 Peter Hessler ,1996-1998年,这个27岁的美国青年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长江边的小城涪陵当英语教师。

  两年后,他把这段经历写成《江城》(River Town)一书。后来,何伟成为《纽约客》驻北京记者,陆续写作了《寻路中国》《奇石》等书。

  2010年,何伟前往埃及开罗,进行中东主题的观察写作。2019年8月,他举家搬迁回成都,在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教授非虚构写作。

  回到中国以后,何伟一边教书,一边继续着从前的特稿写作,2020年3月23日,《纽约客》刊登了他所作的“成都日记疫情”《Life on Lockdown in China》。


  去年8月10日,何伟又在《纽约客》上发表了长文《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疫情的》(How China Controlled the Coronavirus),而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很多人喜欢文章里何伟对于中国社会一向细腻入微的观察,认可一位外国作家放下偏见,试图呈现更立体的中国的努力。更有人将何伟比作“中美关系的粉刷匠”。

  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何伟的“春秋笔法”,玩弄文字游戏,看似客观,却把自己实际的想法藏在细节里“暗搓搓黑中国”。而在美国,也有很多人抨击何伟,认为他是“中国的走狗”。

  熟悉何伟的读者可能知道,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并不陌生,甚至他二十年来都是这样,比如《寻路中国》一开头:

  这样做是违法的——既公然违背交通安全法规,又违背食品卫生法规。不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没有人去计较这种行为,因为用别人的轮胎完成脱粒工作是最简便的方法。

  刚开始的时候,对于从食物上碾压而过,我颇感为难。每驶近铺晒着农作物的路段时,我就急踩刹车,摇下车窗问道:“我开过去没有问题吧?”农民们有些急不可耐地大声喊道:“开,开,开!”只听见小米、高粱、小麦在我的车轮下噼啪爆开。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