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环境研究者对柴静雾霾片的支持

  


  昨天一边改我的基金,一边听着柴静的雾霾片。虽然我电脑有两个屏幕,柴静一个屏幕,基金本子一个屏幕,但是没心思看柴静的。6号就要交本子了,心里还是觉得没底,做科研的都明白这每年过年期间的焦虑。时听时看了一个小时之后,禁不住专心看起柴静的片子来,心想:我的基金本子要是讲故事能讲得这么好,那就不用愁了。

  决心做科学家之前,做过半年记者。做记者是半路出家且算不得专心,但多少是有些经验。雾霾片出来之后,网上一片叫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我;当然,以科普党一贯的秉性,其中挑硬伤的也不少。其中有几个典型的问题,我觉得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有专业知识的科普党,都存在一定误解。抽一个小时写基金的时间,算替人回答一下。

  1, 柴静是否具有调查科学问题的能力?

  这个问题之所以尖锐,因为有之前崔永元的转基因片铺垫。柴静雾霾片我是全部看(听)完的;永元转基因片,现在看到9分35秒了,看不下去。不管柴静还是崔永元,都有一个调查记者的身份。我之前和人讨论的时候说过,记者是媒体,媒体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当一个记者忠实地传播信息的时候,那么他/她就是称职的。

  先看崔永元的转基因片(再次对不起,我只看了不到10分钟),抛出的一个问题是,美国民众对转基因的态度如何。崔永元采用的是CCTV惯用的手法—采访几个路人。这能不让人关视频吗?采样偏差都大到天上去了,这种结论有可信性?在美国选举预测民众意愿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用下统计学手段会死啊。其它硬伤就不说了,我看不下去。

  再说柴静的雾霾片,柴静在雾霾片中多次指出,自己看不懂数据。一个记者看不懂数据很正常,产生数据,解读数据是科学家的事情。柴静作为一个记者的任务是,如实地反应科学家对数据的解读,并替民众咨询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给柴静打9分。


  柴静的调查对象的选择,比崔永元要合理得多,几乎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雾霾的主要受益者,受害者,管理者,被管理者,底层干活,高层制定规则的,在雾霾片中都有体现。换个角度说,如果柴静抛出来的问题是:雾霾的形成是汽车造成的,这个在科学界有争议吗?(模仿崔永元的问题)那么,柴静肯定能拿到一个肯定的回答;在科学界,只要在研究的问题的,都是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柴静不是崔永元,我看到的雾霾片是在为一个问题找答案,而不是为自己的假设找证据。

  2, 孩子肿瘤和雾霾有关系吗?

  依然把柴静和崔永元放在一起比较。柴静拍片的缘由有两个,第一,嗓子不舒服;第二,孩子生下来带良性肿瘤。很多人说感觉到柴静在暗示孩子的肿瘤是雾霾引起的。严格来说,柴静在雾霾片里提出的科学假设是:孩子是良性肿瘤可能是雾霾?或者说环境污染。那么,柴静片中有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设。我没有看到。肿瘤的诱发源是非常复杂的,足够专门拍2个小时来说这个问题。雾霾片长103分钟,其中绝大部分的篇幅用于讲污染问题,将孩子的部分是从50秒开始到2分45秒结束,总共约2分钟。与其说柴静拍片的动力是给孩子得病找环境原因,不如说,她在努力给孩子留下一个没有污染的未来。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
    评论1 游客 [曰.香.与.能] 2015-03-03 10:08
    支持柴静,支持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