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为何对这些台湾人发出"红色通缉令"?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日前抛出两岸和平统一,台湾会有七个“更好”论述。
自2020年起,北京制定“台独顽固分子”名单,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外交部长吴钊燮、驻美代表萧美琴及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等人陆续被列入。2023年,蔡英文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晤后,中方再度对萧美琴实施制裁,并强调“终身追责”。
2024年,名单扩及媒体人士,包括政论节目主持人刘宝杰等。目前累计涉及15人及4个组织。中方称,名单中的人士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裂国家罪”,行为包括建立“台独分裂组织”或否认“台湾属于中国”等,最高可判死刑,且可在嫌疑人不到案情况下起诉。
学者分析,沈伯洋案是北京首次针对台湾现任立委采取“跨境司法”手段,显示对政治人物制裁升级。过往列入名单仍属政治表述,但地方公安局公开指控“分裂国家罪”,可能触发实质执法。
近年台湾人遭中国指控“分裂国家”或相关罪名的案例中,最受关注的是2017年李明哲事件。李明哲是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当年经澳门入境中国境内被国安人员逮捕,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五年,2022年刑满返台。
政治学者王宏仁指出,《央视》报导宣称透过国际刑警组织全球通缉,意味台湾政治人物即使不进入中国,在国际旅行时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恐影响台湾参与国际事务。“尤其国会议员外交频繁,出国转机选择有限造成不便外,不只沈伯洋,助理或身边的人若遭逮捕,后果将非常严重。”
台湾外交部日前警告,中方恐藉此施压其他国家,引渡台湾人至中国受审,并已指示驻外馆处加强防范,视情况调整旅游警示。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南韩、泰国、墨西哥等超过60个国家签订刑事司法互助条约,并与60多国完成引渡条约签署。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经澳门入境中国境内,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遭中国国安人员逮捕。
“长臂管辖”
王宏仁分析,两名网红遭通缉,也与两人持续在网路发表言论、拆穿中国认知战有关,这也意味着未来只要被中方认定从事“台独工作”或是“台独打手”,甚至与境外势力有关的机构或人员,都可能成为扩大解释的对象,北京将结合法律战、舆论战与心理战,让恐惧成为对台政策的日常工具。
政治学者翁履中指出,这波通缉行动对内有宣示意味,强调中国政府“不会放任台独言论”,并藉民族主义凝聚支持;对外则意在恐吓台湾社会,制造压力。北京过去以军机绕台施压,但效果逐渐钝化,现在改以“长臂管辖”方式,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个人层面的风险,进而影响言论与行为。
“有些人会认为是沈伯洋太过于挑衅的结果,但无论和平派、抗中派哪方阵营,都会感到北京很强悍,会有点害怕,不要得罪中国政府,人民普遍感受是负面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对BBC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做法为认知战手段,目的在于向台湾民众和政治人物释出明确威胁,“北京希望部分台湾人因恐惧而更快退缩,不去反抗来自中国的压力”。
庄嘉颖补充,国际社会对中国跨境制裁的看法分歧。一些对此敏感的国家,可能视之为“跨境镇压”,并加强防范中国影响力;但对中国高度依赖的国家,则可能更倾向接受北京的要求,这种压力可能影响台湾政治人物的国际行程,“部分国家或许不愿让沈伯洋入境,以免与中国关系受损”。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自2020年起,北京制定“台独顽固分子”名单,时任行政院长苏贞昌、外交部长吴钊燮、驻美代表萧美琴及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等人陆续被列入。2023年,蔡英文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晤后,中方再度对萧美琴实施制裁,并强调“终身追责”。
2024年,名单扩及媒体人士,包括政论节目主持人刘宝杰等。目前累计涉及15人及4个组织。中方称,名单中的人士将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裂国家罪”,行为包括建立“台独分裂组织”或否认“台湾属于中国”等,最高可判死刑,且可在嫌疑人不到案情况下起诉。
学者分析,沈伯洋案是北京首次针对台湾现任立委采取“跨境司法”手段,显示对政治人物制裁升级。过往列入名单仍属政治表述,但地方公安局公开指控“分裂国家罪”,可能触发实质执法。
近年台湾人遭中国指控“分裂国家”或相关罪名的案例中,最受关注的是2017年李明哲事件。李明哲是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当年经澳门入境中国境内被国安人员逮捕,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五年,2022年刑满返台。
政治学者王宏仁指出,《央视》报导宣称透过国际刑警组织全球通缉,意味台湾政治人物即使不进入中国,在国际旅行时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恐影响台湾参与国际事务。“尤其国会议员外交频繁,出国转机选择有限造成不便外,不只沈伯洋,助理或身边的人若遭逮捕,后果将非常严重。”
台湾外交部日前警告,中方恐藉此施压其他国家,引渡台湾人至中国受审,并已指示驻外馆处加强防范,视情况调整旅游警示。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与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南韩、泰国、墨西哥等超过60个国家签订刑事司法互助条约,并与60多国完成引渡条约签署。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台湾非政府组织工作者李明哲,2017年经澳门入境中国境内,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遭中国国安人员逮捕。
“长臂管辖”
王宏仁分析,两名网红遭通缉,也与两人持续在网路发表言论、拆穿中国认知战有关,这也意味着未来只要被中方认定从事“台独工作”或是“台独打手”,甚至与境外势力有关的机构或人员,都可能成为扩大解释的对象,北京将结合法律战、舆论战与心理战,让恐惧成为对台政策的日常工具。
政治学者翁履中指出,这波通缉行动对内有宣示意味,强调中国政府“不会放任台独言论”,并藉民族主义凝聚支持;对外则意在恐吓台湾社会,制造压力。北京过去以军机绕台施压,但效果逐渐钝化,现在改以“长臂管辖”方式,让台湾民众感受到个人层面的风险,进而影响言论与行为。
“有些人会认为是沈伯洋太过于挑衅的结果,但无论和平派、抗中派哪方阵营,都会感到北京很强悍,会有点害怕,不要得罪中国政府,人民普遍感受是负面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对BBC分析,中国现阶段的做法为认知战手段,目的在于向台湾民众和政治人物释出明确威胁,“北京希望部分台湾人因恐惧而更快退缩,不去反抗来自中国的压力”。
庄嘉颖补充,国际社会对中国跨境制裁的看法分歧。一些对此敏感的国家,可能视之为“跨境镇压”,并加强防范中国影响力;但对中国高度依赖的国家,则可能更倾向接受北京的要求,这种压力可能影响台湾政治人物的国际行程,“部分国家或许不愿让沈伯洋入境,以免与中国关系受损”。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