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难负担的8件事 10年前都可轻松应对

中产阶级已今非昔比。10年前轻松应对的生活支出,当下已感觉难以支付。每月都要面对明细预算,为维持十年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苦苦挣扎。


过去,中产阶级意味着安全感。不是富有,而是稳定。它意味着,如果你努力工作,做出合理的决定,就能负担得起一套体面的房子,能够无忧无虑地养育子女,能够在正常的年龄退休,并且能够应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在当下,全球各大都市高昂的房价、物价,加上育儿成本、旅行花费节节上涨,令曾经的“舒适中产阶级”悄然消失。

以下是生活方式杂志《Vegoutmag》盘点的八件事,在10年前,中产阶级能轻松应对,而对当下的中产阶级来说,却感觉难以承付。

1)在工作所在的城市买房

十年前,如果你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会计或市场经理,你完全可以攒够首付,在离工作地点通勤时间合理的范围内买一套普通的房子。虽然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但并非遥不可及。

现在呢?很多在繁华大城市或美国硅谷工作的工程师虽然收入远高于中位数,却不得不搬到距离公司一小时车程的地方才能买得起房子。一些谷歌工程师因无力买房,也难以支付高昂的租金,不得不住在车里。

在大多数大城市,房价中位数增长速度是收入中位数的两到三倍。过去只需要高于年薪3到4倍的价格就能买到的房子,现在却需要8到10倍甚至更多。



2)每年一次家庭出国度假

在10年前,中产阶级家庭会度假。或许不是去异国他乡,但去海滩待一周或去外州探望亲戚是常态。

到了2015年,国际旅行对普通中等收入者来说触手可及。廉价航空公司让亚洲和欧洲旅行成为可能。一家四口只需几千美元就能去巴厘岛或泰国

如今,我看到许多家庭面临着艰难选择:是修车还是带孩子们去旅行?是换一台老旧笔记本电脑还是订机票?

机票价格飙升,住宿费用也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中产阶级家庭曾经拥有的经济缓冲——预算中允许自由支配的余地已经屈指可数。

旅行变成一种需要在其它方面削减开支的牺牲,与十年前中产阶级的处境截然不同。


3)父母单方收入抚养孩子

这并非在讨论父母是否应该工作,而是在探讨他们是否真的拥有选择权。

十年前,许多中产阶级家庭可以依靠一份全职收入和一份兼职收入维持生计,尤其是在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一方可能每周工作三天,或者在家工作几天。虽然手头不够宽裕,但勉强可行。

如今,育儿成本飞涨。但更根本的是,住房、医疗和教育支出使得除了真正富裕的人之外,单收入家庭几乎难以为继。

父母双方全职工作已从一种选择转变为一种经济上的必然选择,这彻底改变了家庭的运作方式、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以及孩子的成长模式。

4)无经济压力的医疗保健

各国医疗制度和医保制度情况差异很大。但即使在拥有公共医疗保健体系的地方,为了避免长时间的等待,中产阶级也悄然转向私人保险。但私人医疗保险的保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工资增长速度。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70多岁要维持中产阶级生活 需要多少资产 5个常犯的错误 令中产阶级难以富裕地退休
    中产阶级退休后变穷的8个原因 专家怎么说 70岁中产阶级退休人士平均每月花多少钱
    你是否跻身上层中产阶级?可参考八个标志 中国50城市房价大跌 "九成中产阶级恐将消失"
    巴菲特对金钱看法 与中产阶级有5大不同 雪崩的信号: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消失  (1条评论)
    巴菲特认为中产阶级最不应买的五样东西 想让中产阶级再次伟大!专家揭川普"关税终极目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