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大雨不断,水淹养老照料中心
出事
7月31日,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死亡的消息传来时,李梅花心里一哆嗦,她觉得庆幸。就在20天前,因为天气炎热,她将脑血栓半瘫的儿子接回家。她不敢想“如果”。
李梅花家所在的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大漕村,在镇北5公里外。李梅花说,7月以来,雨水连绵。到了7月28日早上,雨格外大,雨声打在石棉瓦上砰砰响,雨滴得有黄豆大小,落在地上一砸一个水坑。好在大漕村地处一处坡上,没有出现被淹的情形。到了8点,李梅花住在密云区里的二外甥打来电话,询问李梅花的儿子在哪里,有没有看见自己母亲,也就是李梅花的大姐。大姐跟李梅花的儿子之前一起住在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内。外甥说联系不上母亲。
李梅花那时还不知道,5公里外,大姐居住的养老照料中心所在的葡萄园村已经被洪水淹没。养老照料中心靠近太师屯镇镇中心,一条马路将太师屯镇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是太师屯镇政府、法院等机关单位所在地,南面是葡萄园村,清水河从南侧经过,向西注入密云水库。太师屯镇北面地势高,南面地势低。养老照料中心就在葡萄园村的东侧。

葡萄园村东侧,清水河北岸被冲断的道路和堤坝(陈银霞 摄)
公开信息显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备案运营,共有入住房间40间,可同时入住80人。养老照料中心呈“回”字形,均为一层平房。院门在西侧,进门中间是一面墙,上面写着“太师屯养老照料中心”几个大字。东侧为厨房和餐厅,南北两侧分布着住所,中间空地搭建有镂空的雨棚,为室外活动场地。李梅花告诉本刊,住在养老照料中心的多是因病无法自理的老人或残疾人,老人年纪在60-80岁左右,家中无力照料。
李梅花的大姐最后被证实在遇难的31人里。她今年80岁,住进养老照料中心才3个月。去年,大姐肠里长了肿瘤,做完手术后需要挂着粪袋生活,但勉强还能自理,儿女轮流照顾。今年年初,她又得了血栓,半身不遂。李梅花说,两个外甥都60多岁,大外甥的子女在外奔波挣钱,他需要接送孙子孙女;小外甥身体不好,心脏搭桥手术做了两回,都没办法伺候母亲。
李梅花的儿子是院内少有的年轻人。六年前,有天早晨他突然说不了话,动弹不得,夫妻俩赶紧把他送医院,是脑血栓。这之后,他只能躺在或坐在床上。为了帮助儿子走路,李梅花用两根绳子分别绑住儿子的双腿,拉着他的脚动弹,丈夫搀着儿子,从走两三步,慢慢到能走几百米,台阶处他抬不起脚,都搁上木板。但儿子身高180厘米,已经年近七十的老两口照顾起来费力,送养老照料中心前的几年,李梅花丈夫累得腰间盘突出,李梅花头发花白,脸上都是褶子,两人都精瘦。
更难的是没有经济来源。儿子又与儿媳妇早早离了婚,家里原先靠儿子在附近打零工养活,老两口给村里锄地补贴家用。顶梁柱病倒后,老夫妻俩没法出门干活,还要供养刚念大专的孙子。孙子懂事,周末在餐馆打工供自己念书,去年过年就回家待了一夜,他大年三十晚上回家,初一早晨就走了,“过年有三薪,他想多挣点”。
李梅花说,2023年秋天,是大队书记联系他们夫妇,建议他们把儿子送去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村里看我们俩太辛苦,想减轻我们的负担。”李梅花夫妇说,儿子是残疾人,也是低保户,养老照料中心对此有优惠,一个月只要交100块钱护理费,后来涨到200元,钱从700块钱的残疾补贴里扣,不用家里掏钱。李梅花了解到,根据身体自理能力不同,其他人的入院费用,大概在2000-3800元左右浮动。
对于养老照料中心,李梅花夫妇非常满意。李梅花说,一个房间住2个人,有独立卫浴,空调和风扇,地面是白黄色的防滑地板,大白墙,单人床类似病床,可以摇起来。枕头被褥均由院内提供。伙食也很不错,一周有两顿肉,一顿是焖猪肉,一顿是焖鸡腿,每周还包一顿饺子,还有炸油饼、包子、烧饼,都是厨师自己做的。隔一两天还有瓜果梨桃,“比我们吃的还好。”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7月31日,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31人死亡的消息传来时,李梅花心里一哆嗦,她觉得庆幸。就在20天前,因为天气炎热,她将脑血栓半瘫的儿子接回家。她不敢想“如果”。
李梅花家所在的北京密云区太师屯镇大漕村,在镇北5公里外。李梅花说,7月以来,雨水连绵。到了7月28日早上,雨格外大,雨声打在石棉瓦上砰砰响,雨滴得有黄豆大小,落在地上一砸一个水坑。好在大漕村地处一处坡上,没有出现被淹的情形。到了8点,李梅花住在密云区里的二外甥打来电话,询问李梅花的儿子在哪里,有没有看见自己母亲,也就是李梅花的大姐。大姐跟李梅花的儿子之前一起住在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内。外甥说联系不上母亲。
李梅花那时还不知道,5公里外,大姐居住的养老照料中心所在的葡萄园村已经被洪水淹没。养老照料中心靠近太师屯镇镇中心,一条马路将太师屯镇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面是太师屯镇政府、法院等机关单位所在地,南面是葡萄园村,清水河从南侧经过,向西注入密云水库。太师屯镇北面地势高,南面地势低。养老照料中心就在葡萄园村的东侧。

葡萄园村东侧,清水河北岸被冲断的道路和堤坝(陈银霞 摄)
公开信息显示,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于2021年11月15日正式备案运营,共有入住房间40间,可同时入住80人。养老照料中心呈“回”字形,均为一层平房。院门在西侧,进门中间是一面墙,上面写着“太师屯养老照料中心”几个大字。东侧为厨房和餐厅,南北两侧分布着住所,中间空地搭建有镂空的雨棚,为室外活动场地。李梅花告诉本刊,住在养老照料中心的多是因病无法自理的老人或残疾人,老人年纪在60-80岁左右,家中无力照料。
李梅花的大姐最后被证实在遇难的31人里。她今年80岁,住进养老照料中心才3个月。去年,大姐肠里长了肿瘤,做完手术后需要挂着粪袋生活,但勉强还能自理,儿女轮流照顾。今年年初,她又得了血栓,半身不遂。李梅花说,两个外甥都60多岁,大外甥的子女在外奔波挣钱,他需要接送孙子孙女;小外甥身体不好,心脏搭桥手术做了两回,都没办法伺候母亲。
李梅花的儿子是院内少有的年轻人。六年前,有天早晨他突然说不了话,动弹不得,夫妻俩赶紧把他送医院,是脑血栓。这之后,他只能躺在或坐在床上。为了帮助儿子走路,李梅花用两根绳子分别绑住儿子的双腿,拉着他的脚动弹,丈夫搀着儿子,从走两三步,慢慢到能走几百米,台阶处他抬不起脚,都搁上木板。但儿子身高180厘米,已经年近七十的老两口照顾起来费力,送养老照料中心前的几年,李梅花丈夫累得腰间盘突出,李梅花头发花白,脸上都是褶子,两人都精瘦。
更难的是没有经济来源。儿子又与儿媳妇早早离了婚,家里原先靠儿子在附近打零工养活,老两口给村里锄地补贴家用。顶梁柱病倒后,老夫妻俩没法出门干活,还要供养刚念大专的孙子。孙子懂事,周末在餐馆打工供自己念书,去年过年就回家待了一夜,他大年三十晚上回家,初一早晨就走了,“过年有三薪,他想多挣点”。
李梅花说,2023年秋天,是大队书记联系他们夫妇,建议他们把儿子送去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村里看我们俩太辛苦,想减轻我们的负担。”李梅花夫妇说,儿子是残疾人,也是低保户,养老照料中心对此有优惠,一个月只要交100块钱护理费,后来涨到200元,钱从700块钱的残疾补贴里扣,不用家里掏钱。李梅花了解到,根据身体自理能力不同,其他人的入院费用,大概在2000-3800元左右浮动。
对于养老照料中心,李梅花夫妇非常满意。李梅花说,一个房间住2个人,有独立卫浴,空调和风扇,地面是白黄色的防滑地板,大白墙,单人床类似病床,可以摇起来。枕头被褥均由院内提供。伙食也很不错,一周有两顿肉,一顿是焖猪肉,一顿是焖鸡腿,每周还包一顿饺子,还有炸油饼、包子、烧饼,都是厨师自己做的。隔一两天还有瓜果梨桃,“比我们吃的还好。”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 分享: |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 延伸阅读 | 更多...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