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的另一面是,"上过了,才知道自己不行"

即便是这样的,大部分的结局也无非是去健身房当教练,卖卡。哥,姐,续卡不?愿不愿请个健身私教?


基本都这个处境。

音乐教授每年教那么多学生,个个都是天才,个个都很勤奋,能教成音乐老师就不错了。

能够像自己一样,再次成为音乐教授,已经是师门翘楚,得意门生。

这就是为什么剧中的华人圈钢琴大师反复劝朗爸现实点,他认为朗朗能接近自己的地位,已经是华人里的奇迹。

至于要去混白人圈,杀到世界之巅,那是痴人说梦。

只不过朗爸坚持,硬是杀穿了这条路,但是我们也很清楚的看到,即便朗朗在美国顶流音乐学府征服了上上下下。他所要面临的,也是长达两年没有商业演出机会的尴尬处境。

也就是说,你都优秀到令人发指了,所能换取的,也仅仅是一个等风来的机会。

风不来,你等到50岁以后才成名,也很正常,中途等不急,人先疯掉了也有。

或者,干脆等到3,40岁,受不了转行了,更是常见。

当然,这不是说朗朗前期的那一切成就没意义,那些很有意义。

没有那些,风来了你也接不住,给你机会,你得中用。

你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来,所以你先得中用,中用之后,才是漫长的等待与内心的煎熬。

朗朗是一个经典的天才故事,人天才,运气也给力,他真的在某个分支领域,比如钢琴领域,站在了世界之巅,不是华人之巅,是世界之巅。

大部分没有那么好运气的天才,包括绝大部分的人才,都是站不到这么高的。

俗称你没法通关,你拿不到最终的奖励,你只能拿到阶段性的奖励。

所以我前面举了两个健身房教练的例子。

这样的阶段性的人才是很多很多的,比如你考个很好的大学,你会在校园里见到很多所谓的麒麟儿。

就是在他们老家,在县里,在市里,甚至在省里是状元,但是在大学里就泯然众人矣。

学生会主席就一个,也许进来前都是学霸,但不可能人人都做校园风云人物。

大多数学霸毕业后,也就是继续读研,读博,等工作后,你还是得从一个普通的比如大厂码农干起。

等你参加工作就会发现,别说清北交浙复的会被安排去接电话;哪怕哈耶普斯麻的,工作一两年都接触不到核心模块,也实属平常。

这个时候那句玩笑话,所谓普金来了也得敬酒就上演了,你不能觉得你很优秀。

因为人人都优秀。

当所有人都是青铜圣斗士的时候,青铜就什么也不意味着了。

圣斗士也得拎包,也得斟酒,也得堵大佬办公室门口,就为了某次只有5分钟的对话,提前排练了一周。


即便你混出头了,你多次先登,斩将,夺旗,你成为最年轻的高管,你想要从高级打工人完成向资方的鲤鱼一跃,也是非常难的。

等你把前面那些都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穿,你开始创业的时候,你在市场里打探一圈就会发现,公司开张就敢以上市为目标的创业团队,几乎没有一家是没有背景的。

明白这句话么?前面那些先登,斩将,夺旗都只是入场券。

等你做了妖精,会发现,到处都是菩萨的坐骑,老君的童子,要优秀有优秀,要背景有背景。

反倒是只有优秀的创业者,那是第一集领盒饭的白骨精。

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个世界本就是按照稀缺性在运行。

要拼优秀,也要拼背景,更要拼运气。

绝大部分足够优秀,各方面条件也足够好的人,都不可能敲钟,或者像朗朗那样站在世界之巅。

都只能拿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中途被赶出场。

所以,还有人觉得我在那天的改变命运话题里拿来打比方的成才,是什么天才么?

不,他远远谈不上。甚至连个初级人才,他都很勉强。

成才的狙击连袁朗都比不上,要知道袁朗并不是王牌狙击手,他的优秀体现在综合素质,他是老A的队长。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