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中国又多一项,总数增至60项

在9座帝陵四周,众星拱月地分布着多达271处陪葬墓。陪葬墓亦有一整套建筑体制,等级较高的也自成一座规模颇大的陵园,或许取决于墓主的身份地位。


西夏王朝两百载,风流人物尽数安眠于此。

这座三号陵是谁的陵墓?学界普遍认为是西夏开国皇帝元昊。三号陵的规模等级为九座帝陵之冠,符合元昊身份。

1038年,元昊正式建立大夏,又称大白高国,史称西夏。西夏定都兴庆府,就在今天的宁夏银川,在宋、辽、吐蕃等政权环绕之中。建国之前,党项人早期活动地带偏南,逐渐往北迁移,臣服于唐朝,参与过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今日宁夏中的“夏”字,便起源自西夏,最早出现于元朝设置的“宁夏府路”,意为安定西夏。

从迁都兴庆府开始,西夏朝廷就同步开展帝陵建设工程。受中国传统陵墓选址风水堪舆理论影响,他们选址在贺兰山东麓,西倚贺兰山,东眺黄河水,背山面水,地势高敞。帝陵朝向基本为南偏东,与西南—东北走向的贺兰山山势对位,借山势衬托出陵墓群的恢宏气势。

明代安塞王朱秩炅描写西夏陵的《古冢谣》,至今读来令人感同身受:“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20世纪30年代,德国飞行员卡斯特拍摄的西夏陵三号陵。供图/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

神秘古冢,千年谜团

如果我们升上半空,紧贴贺兰山东麓,从南到北巡游10公里,便能俯瞰整个西夏陵的宏大布局。

九座帝陵集中分布在4片区域,一、二号陵聚集在最南部,七、八、九号陵在最北部,中间地带的三、四号陵和五、六号陵两两比邻。它们坐落的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戈壁,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1—5公里,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

陵区最北端,还有一座非陵墓的建筑群。为了阻挡贺兰山上滚滚而下的洪水,西夏人在陵区建设了纵横交错的防洪墙和排洪沟。今天,9座帝陵、271处陪葬墓、5.03公顷的北端建筑遗址及32处防洪工程遗址,组成了西夏陵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陵区出土了7100件馆藏文物,遗址上还保存着大量建筑构件残件。

自从卡斯特惊鸿一瞥之后,西夏陵再次隐入时空,未再被世人注意。此地虽然距离银川城区仅35公里,但比邻荒芜的贺兰山,人迹罕至。直到1971年,在文物调查中,这处遗迹才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并在次年迎进了考古队。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牛达生是最早的西夏陵考古队一员,他回忆1972年春天第一次到西夏陵时,站在高处极目望去,“星罗棋布的土冢高耸云天、气势宏大;脚下却是一堆堆废墟、一段段残墙、一墩墩夯土台基,俯拾即是的残砖烂瓦,一片破败景象。这些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广袤、荒凉、深邃、神秘,还有破败”。

半个世纪以来,西夏陵已经进行了4个阶段考古,仍有不少未解之谜等待揭开。

西夏王朝延续190年,传十帝,加上元昊追谥的祖父、父亲,一共十二帝。西夏陵的九座帝陵,到底归于谁?考古队初次探索西夏陵时,确定墓主身份就是首要课题。

牛达生说,历代帝陵中,每位皇帝葬于何处,规模形制如何,多有记载,具体位置也可以确认。而西夏陵仅在《宋史·夏国传》中载有陵号,至于陵园建在何处、如何营建、规模大小等,无一字可寻。只能通过考古,寻找新的线索。

发现九座帝陵时,没有任何直接汉文资料显示这些墓的归属。人们只能根据三号陵规模最大的特征,推断是开国皇帝元昊之墓。然而,也只是推断。

直到1978年,“破案”的突破口出现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捷克】金色布拉格:整座城市都是世界遗产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世界遗产,历经13年申遗
    走进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景观 刷屏 世界遗产修缮竟被漆成粉红色
    土耳其千年古堡毁了城墙塔楼被震垮 中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一起云打卡
    男子世界遗产上涂鸦好醒目 已被捕 又一座世界遗产惨遭火舌吞噬 悲痛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