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卖房] 这政策一出 中国买房将不再是刚需

  


  刚需减退对于全国楼市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利空。(图片来源:Fotolia)

  发改委突然宣布,加快落户制度的改革的步伐。而且做了明确要求,今年就要实现1300万人进城落户的目标,其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在大城市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Ⅰ型大城市中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则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区域间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同时,通知指出要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这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后落户城市,要全面放开了,而且户口不再随着房子走,以前你是得有资格,然后才能买房,买完房子才能落户,然后才有子女教育等社会公共福利,现在房子和落户政策脱钩,你有资格,达到一定的社保年限要求,就可以落户,大城市需要一定的积分条件,而积分的规则来看,基本把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等方面考虑进去,反而是房子的比重非常低,你买一套房子,还没有抓一个小偷积分多。而且买房和租房的分值差别很小,只要签订正式的租房合同,每一年积分差距微乎其微。

  如此一来事情变得简单了,你需要先选择你的目标城市,了解城市规则,基本上越小的城市落户越简单,越大的城市越困难。北京上海深圳,依然是你买了房也落不了户。所以大家就要有所选择了,我是在北上广深漂一辈子落不了户,还是选择一个简单一点的二线城市先稳定下来再说?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在北京上海严格控制人口的情况下,落户会越来越难,这跟你买不买房没什么关系,即使你买了房子,多少年落不下来的也大有人在。除非你不生孩子,不准备在这养老,否则这心里肯定是发毛的。按照之前的方法,只能努力的攒房子,然后再找机会,但现在你有了更多选择,比如二线城市,也比如一线城市的郊区县,这些地方落户相对更加容易。

  比如北京,到郊区县去居住和上班积分一下子就大增,居住地由城六区转到郊区的每满一年加2分,这是你买一套房子积分的2倍,如果工作和居住都转到郊区,每满一年更是能加4分。

  很多人看到这个政策都不理解,什么放开落户,北京上海不是还在疏解人口吗?你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了,跟疏解人口不冲突,政策的方向正是为了将人口从特大城市的主城区,把人口引向郊区,引向二线城市。而二线城市估计很快就会配套相应的落户政策,以方便争抢人口。估计最后很有可能就是大学毕业生,可以在特大城市以外的地区自由选择你的落户城市。


  其实无非考虑的维度就两个,一个是工作机会,一个是生活成本,工作机会肯定是特大城市最多,但生活成本特大城市也会最大,所以大家也应该从自身出发,全面权衡一下利弊关系,与其在北京上海这么无限期的漂着,倒不如先找个地方落脚,收入虽然略有下降,当生活成本也许降的更多。

  比如你在北京赚1万在成都只能7000,但北京租一套2居室得6000,成都只需要3000,虽然收入少了不少,但生活成本降低更多。最关键的是,成都落户相对简单,大学毕业就给10分,45岁以下还给10分,按月缴纳社保就一年10分了,如果去几个高新区工作,一年给20分,攒到100分你就能落户了,所以在成都你要在开发区工作可能顶多干4年,如果在主城区工作,最多也就干8年。

  比起北上广深来说,应该是相对简单的。如果是从事软件开发的,其实天府软件园有很多的工作机会BAT的很多外包团队都在这里办公,如果要从事媒体娱乐的,去长沙也很不错,从事外贸的去武汉和南京,做零售生意的,福州,宁波这些城市也有很多的机会。如果您要是做市场销售类工作,那么可选择的空间就更广阔了。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大温老独立屋高出评估价150万售出 买房还是观望?专家预测"交错回归"  (3条评论)
    2024年全美最不适合买房的5个城市 女儿花800万向父亲买房 国税局连补带罚55万(图)
    破防了 踢平中国的新加坡男足 队长是卖房的(图) 加国小镇10元卖地 数千人排队等待
    降10万诚意出售列治文中心学区房 月入三万的中产,败给了卖房(图)
    重磅!美国房产交易6%佣金取消 最弱小阳春 中国卖房人加速抛售了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