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对中国音乐市场很失望?(图)

  本文作者:海雅小慕


  

  随着现今乐坛商业化和个人音乐自由化的日益浓烈,一首歌曲火了,即便迎来翻唱改编潮,一首经典歌曲的多个版本更是早已常见,甚至以此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也不断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只是这些改编大多数缺少诚意,过耳即忘,或仅仅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而“改头换面”,丧失了原本的精髓。往往在我们回去听原版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精彩,其成功之处在于旋律与编曲的融合,让听众觉得格外适合。那么,做一首好的改编真的很难吗?

  《沙滩》这首歌,陶喆自己就制作了四个版本。其实仔细听就会发现,除了acappella版,钢琴和吉他两版其实都是正式版的分轨。因为做的非常精彩,因此拿出来单独成曲也未尝不可,甚至还有与原版不同的韵味。事实上,优秀的编曲其分轨也一定是优秀的,mute掉其他轨道,单独和人声放在一起也是十分耐听的。在陶喆早期的纪录片《十一号产房》中,描述了他在制作《黑色柳丁》这张专辑的过程。那时的陶喆勤奋执着像个孩童,才思敏锐像个天才,对待音乐的态度或许只有一句话能形容——“不疯魔,不成活。”

  

  现今商业化早已深刻的影响到了音乐界,歌靠人红的现象已经很常见,这种情况之下,发片甚至成了圈粉的附属品,以流水线式编曲赶做出单曲或专辑即时捞金,成为了很多唱片工业的行销手段。即便是陶喆本人,也逃不出商业化的怪圈。陶喆的企划说过:“商业化所带来的偶像化,是当今乐坛的趋势。因为如果没有偶像化,可能借不到广告和代言,唱片公司单靠卖唱片几乎没有办法得到收入。”恶劣的环境也使得优秀歌曲的诞生越来越困难。早在03年左右,盗版猖獗的现象就在打击传统的唱片工业,无论是内地或港台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高晓松在早期发片时频遭盗版,因为没钱打官司,更没钱打赢官司,只好与盗版商直接交涉,妥协的结果是等发片一周后允许盗版商自由行动,否则公司只能解散,没有了盗版源,也就弗论盗版。其环境恶劣可见一斑。


  这也导致了唱片公司的利益化。陶喆的媒体统筹邓孔彰说过,当时我们所在的国际公司的弊端,就是大家只会看业绩和数字说话,如果两三年才发一张专辑,就有被资遣的风险。Jim Lee说:“你想做自己的音乐,但是大环境很难依靠。”对于大部分依托唱片公司的音乐人来说,天马行空地做音乐是行不通的。陶喆本人说过:“如何在一个“五大”唱片公司的运作之下,寻找自己与商业的平衡点,这是一个挑战。”可以看出他做了很多尝试,譬如之后应麦当劳之邀所作的《我喜欢》,即使是广告歌,旋律和编曲也不失为经典。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