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
三叔 于 2018-8-02 16:58 写道:
脚手架(scaffolding)一词是由布鲁纳、罗斯和吴德(Bruner,Ross ,Wood)于1976年所提出,它的基本概念是源自于苏俄心理学家维高斯基(Vygotsky, 1896~1934)的学习理论,主要意义是指:儿童内在心理能力的成长有赖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协助,而这种协助应该建立在学习者当时的认知组织特质上。

 

维高斯基对认知发展提出一个与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认知发展论不同的理论,在维高斯基的认知发展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近侧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所谓的近侧发展区是一种心理发展上的距离,是个体独自解决问题所显示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引导或有能力的同学合作下所展现的潜在发展水平,二者之间所呈现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 - 潜在发展水平 = 近侧发展区)

 

换言之,孩童有两个发展水平:一个是实际的发展(actual development),就是指未经协助下孩童可以独自完成任务所表现的水平;另一个是潜在的发展(potential development),指在协助下儿童可以完成任务所表现的水平,实际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近侧发展区,在这个区域内,孩童表现的技巧和行为是动态并持续改变的,别人给予儿童的协助,包括成人的协助或与同学的互动等社会支持,对孩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促进发展的作用。

 

根据维高斯基的这种观点,布鲁纳、罗斯和吴德在1976年将儿童得自成人或同学的这种社会支持隐喻为脚手架支持(scaffolding),强调在教室内的师生互动历程中,教师宜扮演社会支持者的角色,犹如盖房子时脚手架的作用一样,最初孩童需要在成人或同学的支持下学习,但是,当孩童的能力渐渐增加之后,社会支持就应该逐渐减少,而将学习的责任渐渐转移到孩童自己身上,如同房子盖好后,要把脚手架逐渐移开,因此,维高斯基的社会建构论的主张有时可称为脚手架理论。

 

脚手架的功能就是协助者帮助处于实际发展层次的学习者,藉由口语或非口语的引导,与学习者之间的产生互动,并随着学习者独立运作能力的增加,协助者亦要逐渐抽离出互动过程中,让学习者透过社会互动而渐渐内化为自我调整(self-regulatiuon),进行内化的过程。
楼主  
灵猴
灵猴 于 2018-8-03 15:06 写道:
还以为是学习英语类的帖子
第 1 楼  
晃悠晃悠
晃悠晃悠 于 2018-8-03 15:24 写道:
还以为是买旧地盖新房的土豪来了。。。
第 2 楼  
虹猫
虹猫 于 2018-8-03 15:26 写道:
是在进行胎教吗?
第 3 楼  
上一页1下一页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