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拿比經略
本拿比經略 於 2018-5-28 17:07 寫道: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美國打折網,購物神價直播!
  壹年壹度的中國高考即將開始,這是壹場牽動了無數中國學子和家長的考試。因為人們知道,這場考試可能將會改變自己的壹生。
  中國社會壹直推崇教育和讀書,認為壹個人只要好好讀書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也有諸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或者“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名言。壹直到今天,中國人還是將好好讀書視為提升自己的機會。
  但是在美國,讀書這件事本身,可能已經成為摧毀壹個人改變命運機會的罪魁禍首。
  美國夢有壹個簡單的理念就是自己只要努力,就會過上比父母更好的生活。曾經推動美國社會上下流動的重要因素之壹就是高等教育。
  而在今天的美國,上大學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光環。它不單不能夠成為促進社會流動的助推器,還可能成為自給自足路上的絆腳石。
  其中,學費越來越貴,學位通貨膨脹,社會學科越來越不接地氣成為美國高等教育問題的核心原因。
  1、學費越來越貴
  眾所周知,在美國讀大學越來越貴了。過去30年間,美國公立大學學費上漲了213%,而過去30年的通貨膨脹僅為111.8%。

  而這其中很大壹部分都來自於助學貸款。目前美國有4千萬人背負著助學貸款的壓力。目前全美的助學貸款總額已經達到了1.4萬億美元,是美國2018年聯邦政府預算的1/3。
  1993年,平均每名助學貸款持有者背負9400美元貸款。而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35000美元。

  而且有研究表明,很多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的時候,壓根不去計算他們要還多少。有超過壹半的助學貸款負債人都擔心自己可能壹輩子都還不完貸款。
  有壹些專業容易找工作,有壹些專業不容易找工作。但是學生在申請助學貸款的時候,政府並不幫助他們做考量。
  2015-2016學年,美國聯邦政府總共給讀心理系的學生派發了40億美元的助學貸款,給表演系學生派發了35億美元助學貸款。

  不可否認,其中壹些學生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最後還清貸款。但是事實就是這兩個專業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上並不吃香,而多數人將要壹輩子背負還款壓力。可以說,貸款正在摧毀壹代美國人。
  助學貸款債台高築,也影響了美國政治文化的走勢。很多保守派人士就認為,助學貸款的存在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成了社會主義者。這也成為2016年總統大學中伯尼·桑德斯異軍突起的原因之壹。

  花了這麼多錢,那至少美國接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應該素養很高了吧?很可惜,也沒有……
  2003年,美國教育部對1800名接受過大學人文教育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壹次調查,只有不到1/3可以達到優秀水平。

  而哈佛和麻省理工也對接受自然科學教育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壹次調查,調查報告稱:
  在大學物理課中獲得尖子生(honor grades)分數的學生通常難以解決基礎物理問題,而且壹旦試題和他們課本上的形式稍作改變,他們就無法解答。
  花了大價錢卻出現這樣的結果也並不意外,因為已經有大量調查研究顯示,美國普通大學生平均每天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也就是說,其實送小孩去上大學,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就是花大價錢送小孩兒去度假。

  2、大學文憑“通貨膨脹”
  目前美國大學正在面臨壹場學術領域的“通貨膨脹”,課程越來越簡單,分數越來越高,學位越來越不值錢,只好多學去競爭更高的學位。
  目前美國大學本科教育正在面臨嚴重的下滑。
  2011年,芝加哥(專題)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學漂:大學沒咋學》。這本書由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育學院院長Richard Arum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撰寫。作者針對24所大學2300名大學生從大壹入學到大贰結束的表現進行了調查。
  調查發現45%的學生兩年學習後,在思辨,綜合推理和寫作領域沒有絲毫進展。而40%的學生在大學4年後,也沒有學到任何東西。

  《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15-24歲的美國人每天平均花費在跟學習有關的活動上的時間僅為2.24個小時。但是他們會在購物,吃喝和娛樂上總共花費7個小時。

  另外在過去20年中,美國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也有嚴重的下滑。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旗下的國家成人識字能力評估項目發現,多數大學畢業生的識字素養低於專業水平。很多人無法對不同新聞媒體的報道進行比對,缺少基本的生活數學能力。

  2005年研究顯示,31%的大學畢業生無法順利閱讀並理解壹本專業書籍。
  《美國大學調查》顯示美國大學畢業生的文化素養比在所有發達國家中墊底。甚至有許多大學畢業生的通識考試成績和其他發達國家的高中生壹樣。
  面對這樣嚴峻的情況,理論上講高等教育機構應該提高自己的學術嚴格程度。但是恰恰相反。
  調查發現,僅有9所高等院校要求學生在畢業前接受經濟學教育,僅有5所高等院校要求學生必須接受歷史教育。雖然越來越多的學校都強調多元文化,但是只有很少的學校要求學生修習壹門外語。

  更多的注意力都被投入到了自由派歡迎的學科中,比如“性別研究”(Gender Study)。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報告顯示,較之1990年代,“性別研究”專業吸引的學生已經上漲了300%。
  本文並不想對專業本身進行評判,但是“性別研究”絕不是壹個容易就業的專業。

  大學課程變得越來越簡單,而大學畢業生也變得越來越低能。但是這壹點卻無法反映著學習成績上。因為大學生的成績越來越好。
  1983年時,大學畢業生平均GPA為2.8,而2013年時這個數字已經超過3.1。全美高等院校的“GPA通貨膨脹”都拾分明顯,但是最明顯的是在私立大學中。

  根據《紐約(專題)時報》研究顯示,目前全美高等院校課程中,給出最多的成績就是A,只有不到10%的成績是D和不及格。

  換句話說,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生在卷面及格的表象下,是學習能力的不及格。學生學的越來越少,而學校讓他們看起來學到了很多。學校教學能力下降,但是學費連年上升。
  試想這樣的高等教育機構是壹家公司,這種行為可能會被政府起訴為欺詐行為。但是美國高校卻都在這麼做,每年還能獲得大量來自納稅人的財政補貼。

  3、大學錄取猶如密室政治
  如果進入名牌大學代表著能力和光明的未來,那麼在美國進入名牌大學卻是壹個不那麼光明的事兒。
  你可以試著詢問壹個美國人或者任何壹個中國的留學中介:進入美國名牌大學的標准是什麼?
  他們可能會說,高GPA,高SAT分數,盡可能多參加社會活動,有漂亮的推薦信,最好有壹兩項少見的技能……
  但是如果你再問:有這些就壹定可以進入美國名牌大學嗎?
  答案是不壹定……

  對於多數人來說,名牌大學的錄取辦公室簡直就是壹個密室。名牌大學壹直拒絕為招生設定明確標准,甚至有的時候人們需要將大學告上法庭來揭露他們的錄取程序。
  其實,錄取本身就是大學不願言明的巨大權力。不過在大量的抱怨和司法訴訟中,我們可以管窺壹些錄取的標准,而這些標准並不好看。

  首先,有壹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名牌大學絕對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就能去。雖然哈佛大學裡頭很少能看到成績很差的孩子,但是並不代表成績最好的學生就能被錄取。更遺憾的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多數時間壓根無法進入哈佛。
  那麼進入名牌大學到底有哪些潛規則?讓我們來聊壹聊。

  首先就是傳承式錄取。如果你的父母去了某名牌大學,那麼你進入這所名牌大學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專家Michael Hurwitz針對30所美國精英大學進行調查後發現,父母是校友的學生,比父母不是校友的學生,獲得錄取的幾率高了45%。

  另外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Thomas Espenshade的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是名校校友,那麼申請該名校的學生就相當於高考加了160分。
  背後的原因是大學清楚,錄取校友的孩子可以提高他們籌款的能力。因為多數大學的主要籌款對象就是成功的校友。

  第贰就是“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造成的優惠型差別待遇。也就是你的種族將會影響你的錄取率。
  “平權法案”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左翼思潮認為“誰成績好誰有權優先升學”對“少數族裔”(黑人、拉丁裔為主)不公平,因此該“適當照顧”這些他們。
  但由於亞裔是美國學習最刻苦的群體,這種“平權”讓亞裔成為最大受害者。
  有統計顯示,普林斯頓大學亞裔申請者SAT成績需要分別比白人、拉丁裔和黑人高50分、235分和280分,而哈佛則要分別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才行。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已不止壹次公開表示,“平權法案”是合理的、有效的、公平的,而針對這種“實質上的不公平”進行的多次法律訴訟挑戰(多數是自感遭受不公的美國白人發起的),也大多不了了之。
  可以說,在美國的大學錄取程序中,“種族”這壹概念滲透到各個層面上。
  美國醫學院協會發布過壹份報告顯示,非洲裔考生雖然平均分數較低,但是醫學院錄取率為56%。而如果壹個亞洲學生的考試分數僅達到非洲學生的平均值,那麼該亞洲考生的醫學院錄取率僅為6%。
  很多大學都宣稱自己在錄取中絕對沒有考慮種族因素,但是將兩所精英大學進行對比便可以得出看到真相。
  加州理工是受到“平權法案”影響較小的學校,該校亞裔學生數量占到學校人數的43%。而在哈佛大學,雖然亞裔學生申請數逐年上升,但是亞裔學生占比只有18%,人們普遍認為哈佛大學歧視亞洲人就像他們當年歧視猶太人壹樣惡劣。

  那麼“平權法案”保護的非裔和拉丁裔美國人是否就得到了更多的錄取機會呢?其實也沒有……
  那麼他們的就學機會被誰搶走了呢?
  國際學生。根據《美國教育雜志/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7年數據表示,國際學生在美國高等院校中的比例遠遠超過他們在全美人口數量的比例。
  在美國常春藤盟校中,41%的黑人學生其實並不是美國黑人。
  根據《哈佛大學黑人生活指南/Black Guide to Life at Harvard》2004年數據顯示,在哈佛大學,超過60%的黑人學生都是國際學生或者新移民(專題)。
  也就是說,這些精英院校中看起來好像是“少數族裔”的學生其實壓根不是美國人。他們跟這個國家沒關系,他們的祖先跟這個國家也沒關系,他們的祖先也沒有受到過白人奴隸主的迫害。但是他們卻享受到了“反迫害”運動帶來的優惠政策。
  也就是說“平權法案”其實壓根沒有保護多少美國人……
  這公平嗎?
  當然不公平。
  所以美國大學的招生辦公室索性從來不給出明確的錄取標准。
樓主  
呱唧呱唧
呱唧呱唧 於 2018-5-29 17:33 寫道:
不上大學又咋辦?
第 1 樓  
Hstt
Hstt 於 2018-6-01 10:57 寫道:
所以要提早規劃孩子的教育基金。。
第 2 樓  
晃悠晃悠
晃悠晃悠 於 2018-6-01 12:04 寫道:
去哈弗讀個“性別研究”,畢業好找工作嗎?
第 3 樓  
上壹頁1下壹頁


Copyright © 溫哥華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溫哥華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