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 耶鲁虎妈另一种读法 狐狸还是刺猬?

  但这原本就是蔡教授对虎妈角色的人设,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为何对这位成功人士如此苛责呢?说到底,


  在很多方面,她只是比我们这些人做得更到位,说得更透彻,要是我们因此而对虎妈有所保留,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让我先从《虎妈的战歌》(以下简称“《战歌》”)开始,再一本本给蔡美儿教授算算账。《战歌》之所以引爆全球书市,当然要归功于它的姿态鲜明,走在政治“不正确”的路线上,却还能如此理直气壮。一个出版上的细节,也许主要是商业操作的手法,对这本书风行全球可以说功不可没。在《战歌》面市前夕,《华尔街日报》刊发了虎妈的头条文章《为什么中国妈妈更好?》[4],这样的观点当年一抛出,全美一片哗然,由此引发的争议成功地将随即出版的《战歌》推到舆论的风口。就如同现在要想方设法来它几篇十万加,才是商业成功的必由套路。同这篇先期放出的宣传文相比,印在《战歌》书封上的一段剧透文字,却有意识地保持某种文化中立的姿态,读起来只落个暧昧不明的印象:“这个故事,关系着一位母亲、两个女儿,以及她们的两条狗。原本,故事意在讲述,为什么中国家长在养育孩子上要优于西方父母。但最终成书,它却围绕着一场文化之间的剧烈冲突,光荣的滋味转瞬即逝,而我却被13岁的女儿所挫败。”

  《战歌》既然如此唱响,那么母女之间的对抗就发生在文明冲突的语境内,要宣扬中国为人父母者的教养方式,蔡教授就要制造出中西之间非此即彼的对立,比方说,“西方父母尊重孩子们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发自内心的热爱,支持他们的选择……与之形成对照(by contrast),中国式父母相信,保护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面对未来做好准备,让他们发现自身之所能,为他们武装上技能、工作习惯以及内在的自信”[5]。这种在中西方之间反复不断的“by contrast”,正是支撑起《战歌》情节不断延伸以及矛盾激化的逻辑主线。在蔡教授笔下,虎妈的教育方式是一体两面的,一方面刻画着中国父母的家长作风,另一方面则是,非虎妈者,即西方父母也,这种为了冲突而冲突的中西脸谱刻画,当然难以经得起硬社会科学的检验。书之将末,虎妈又一次挑逗西方读者的神经:“我不愿意屈从西式的社会规范,虽然政治正确,但却是如此愚蠢,而且在历史上也从未扎根……非要说,我认为美国国父们怀有中国的价值观(America’s Founding Fathers had Chinese values)。”[6]凡是虎妈做派的,就都是中国的,虎妈之粗暴是如此刻意,在中西方之间乱点鸳鸯谱,西方读者不反弹才怪!

  但为何中国读者也不买账?现有一位耶鲁法学院教授在西方兜售中国教育之道,何妨把虎妈也算在中国模式的阵营内,得来全不费功夫呢?为什么非要说不呢?打量一下蔡教授,再读一读《战歌》第四章“蔡氏家族(The Chuas)”,读者大概会有发自内心的质疑或困惑:凭你也能叫中国妈妈?看这位蔡姓女士,出生在美国,父母及其家族都生活在菲律宾,要往前数好几代,祖上才是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的客家人,嫁了个犹太男人,生了两个混血女儿,若是在西方也罢,蔡教授有着黄皮肤和黑眼睛,但《战歌》漂洋过海来,面对中国读者,虎妈何以主张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之所为,就是中国育儿之道呢?

  这个问题在这里提出,并不是要刁难虎妈。想想看,《战歌》在书封上即有开门见山的交待,本书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以及她们的两条狗”,这里的“两条狗”是什么鬼,要是问一下中国人,那么他们必定会问,爸爸去哪儿啦?这种讲故事的方法,真的是中国的吗?还是首先要迎合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要诉诸的西方读者,因此不过是东方主义的又一次营销而已?


  若是继续揣摩不满者的心理,恐怕还不仅如此。追溯《战歌》问世时,虽然只是短短七年之前,但虎妈的读者当年就心态而言,却仍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的尾巴上。那些年,我们的中产阶级父母正在乐此不疲地学习西式教育,以之安排自己的育儿之道,他们憎恨之所向,以及媒体火力所要全力绞杀的,正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基础教育。据称,这种以高考为最终检验标准的教育体制只会培养出高分的低能儿,家长要是有本事,就要让自己的孩子逃离高考—到美国去!虎妈在中国的第一波读者,基本上也就是这些做着美国梦的中国中产父母。他们唯某种西式教育理念马首是瞻,正像模像样地推行着以快乐为本的教育,也因此,虎妈战歌唱得越响亮,读者心里也就越嘀咕,因为她在书中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对读者三观的一次打击。

  想一想《战歌》的中文版:《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7],从“虎妈的战歌”改为“我在美国做妈妈”,国内出版商做了用心良苦的改动,看似出入不大,但整本书的要旨却被改头换面,原本是在西方宣讲中国妈妈的管教之道,中文版却成为了美国精英的育儿经,虎妈的中国身份在中文版的书名中早已消失无踪。据说蔡教授因此对这一版大为不满,身为耶鲁教授以及曾经的哈佛学子,她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被改头换面,也不相信自己的作品非要被包装成“哈佛女生”才能卖得动。但在商言商,《我在美国做妈妈》在2011年显然更能打动人心,让中产父母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看一看耶鲁法学院的教授是如何(相夫)教女的。时至今日,我们也许可以说,《战歌》这本书来得早了一些,现如今的中产父母都是“虎妈”了,他们当年对虎妈表示呵呵时,很难想到会有今天。《虎妈的战歌》在中国是一本属于2018年及以后的书,时间还给虎妈一个公道,而历史的进程也让曾自以为是的中产家长尝到伤筋动骨的教训。原来,他们从来没有掌握文化的领导权,只是随波飘摇的海草而已,不到十年的时间,他们就从快乐的素质教育理念消费者,被社会现实逼迫成中国的虎妈虎爸,那些当年向他们兜售快乐教育的人,现在转而贩卖焦虑,做的都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更多...
    7岁儿学校惹祸 虎妈罚步行回家 下秒不慎辗过他 后续惨了 华人虎妈望女成凤下狠手:冷水浸头
    虎妈和佛系妈互掐 这纪录片告诉.. 西人虎妈与佛妈之战:不同方式教育出的孩子差异巨大,你觉得谁的赢了?
    耶鲁华裔教授虎妈蔡美儿 陷晚宴门 华裔天才少年成名 虎妈教育遭狠批
    女儿被名校争抢 虎妈式放养了解下 虎妈给九女儿立家规 学中文是事业
    拼爹与推娃 收入差距造就虎妈盛行 华裔天才火了 网友为中国虎妈吵翻  (1条评论)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